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张发旺:牢记嘱托,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水环力量

来源:地调局水环中心 作者:张发旺 发布时间:2025-01-17

2024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建成入列。重要贺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海洋地质调查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对我国在深海领域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殷切期望,为我们进一步加快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建设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作为地质科技工作者,我们深受鼓舞,倍感光荣。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要深学细悟重要贺信精神,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的步伐加快推进水工环地质科技自立自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提高站位,深入学习领会重要贺信的重大意义

重要贺信站位高远、立意宏大,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为新时代我国深海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新征程开创地质调查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勇攀科技高峰注入了强大动力。这不仅是对“梦想”号的肯定,更是对广大地质工作者胸怀地质报国使命的勉励和鼓舞。

重要贺信体现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是“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成功建造的根本保证,弘扬优良作风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我国地质事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大力弘扬地质优良传统,加快发展地质调查新质生产力,为实现科技强国贡献地质力量。

重要贺信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宏阔视野和胸怀天下的时代担当,对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拓展国际海洋合作提出殷切期望。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重要贺信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加快科技攻关,深化国际合作,不断谱写新时代海洋事业和地质调查事业新篇章。

牢记嘱托,培育水工环技术方法研究与开发新质生产力

“梦想”号是我国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的国之重器,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结晶,是推动技术革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这就要求我们举中心之力聚焦科技创新,加快原创性、颠覆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充分发挥水工环地质调查传统优势,加强水工环地质调查监测技术攻关,推动地下水分层勘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微地震监测、光纤监测等仪器设备的迭代创新,突破仪器研发的“卡脖子”技术瓶颈,奋力谱写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水工环地质调查新篇章。

逐梦远航,以重要贺信为契机,大力推进水工环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水环中心将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贺信精神,加快推进水工环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实施“359”发展战略,坚持党务、政务、业务“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建强党的建设、行政管理、地质调查、地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五支队伍”,构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体系、行政管理现代化治理体系、水资源调查技术创新体系、地热资源调查开发利用技术创新体系等“九大体系”。二是探索建立符合中心人员结构特点的人才评价体系,统筹推进人才成长培养机制建设,优化完善“全口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和攻坚克难的战斗力。三是发挥水工环多专业多方法融合传统优势,深耕水资源、地热资源、地质安全、二氧化碳封存及生态地质五大核心业务领域,“经营”好地质调查主战场,推进“五大平台”科研项目立项和面向社会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推进水工环“根-干-叶”协同发展,发挥“多兵种”“组合拳”特色优势。四是全面推进以信息化为引领的现代化地质调查治理体系建设,把法治思维和信息化管理贯穿地质调查管理工作始终,全面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8+6+1”的总体规划,积极打造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管理新范式,加快构建覆盖八大领域、贯穿六个环节的现代化地质调查治理体系,以系统化、全流程在线高效运行实现管理提质增效。五是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中心组织、教育、监管、制度、责任“五个体系”,进一步加大党建考核结果运用,以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下一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贺信精神,深学细悟重要贺信的重大意义、精神内涵和实践要求,牢记嘱托,切实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以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精神,谱写新时代地质调查事业新篇章,为加快推进地质调查工作现代化、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水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