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永怀赤子之心的登攀者

——记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李四光学者”称号获得者卢海龙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张 瑶 发布时间:2015-12-07

 

10月25日,在李四光学术思想研讨会开幕式上,当卢海龙双手捧起印有“李四光学者”5个烫金大字的红色证书时,感慨地说:“这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评选出的首批4位“李四光学者”中惟一一位外籍学者,现任北京大学工学院讲席教授的卢海龙,在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在国际地球科学领域也享有一定的声望。

 

众所周知,“李四光学者”评选条件极其苛刻。而卢海龙这次获聘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足以证明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对他在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方面获得突破所寄予的殷切希望。

 

独特经历成就丰富人生

 

今年51岁的卢海龙与地质打了很多年交道。从上大学开始,他就一直在这个艰苦的行当里摸爬滚打。

 

1985年,卢海龙毕业于北京大学,拿到了理学学士学位,学的专业是岩矿及地球化学。接下来的3年里,他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深造,拿到了理学硕士学位,学的专业是矿床地质学。此后,他远赴日本,先后在琉球大学和东京大学拿到了海洋地质学和地质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又先后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日本石油公团技术研究中心、加拿大地调局、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作,2014年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担任讲席教授。

 

可以说,卢海龙与天然气水合物很有缘分。

 

20世纪90年代,卢海龙在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参加了日本天然气水合物的首批项目,并于1998年获得日本第一个以天然气水合物为研究课题的博士学位。获得这一殊荣非常难得,因为日本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已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日本的这段经历,为卢海龙今后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他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毕业后,卢海龙并没有离开自己的研究领域。他在日本石油公团、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北京大学等单位从事的工作是气体水合物相关研究,主要领域就是天然气水合物。

 

卢海龙的工作内容,从微观到宏观,从气体分子在水合物笼子中的活动性到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涉及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方方面面,他在这些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与独特发现。

 

由于工作努力,卢海龙得到了日本以及加拿大政府的肯定。在日本石油公团工作期间,他从事了大量的项目管理工作,是日本第一期国家天然气水合物项目规划的主要设计人员之一。他为日本天然气水合物项目做出的积极贡献甚至得到了日本媒体的关注,《朝日新闻》就曾专门对此进行过报道。在加拿大工作期间,他也曾因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受到加拿大政府和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的嘉奖。

 

一位参与评审的专家这样评价卢海龙:“独特的工作经历,使他积累了关于天然气水合物从野外调查到室内实验的丰富经验,也为他创造性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精准思路创造了许多世界性“首次”

 

翻开卢海龙的简历,足足有十几页厚:除了培训经历和学术服务外,他还参与过马尔马拉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开展页岩气野外调查,在日本海的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研究中负责天然气水合物及孔隙水的样品采集和分析……

 

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使他具备了很强的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和基础地质问题的能力。

 

在几十年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生涯中,卢海龙创造了许多世界性“首次”。比如,建立了针对不同类型天然气水合物的分析方法与程序,并首次发现了多成分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分分布的不均匀性;首次确认了H型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的存在,并搞清楚了其结构、成分特征和稳定条件;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地层流体抽取法”的试开采原理与方法,主持完成了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实施方案的技术内容。

 

在微观实验研究和理论方法上,他研究出了独特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和开发利用的模拟实验方法,并在气体水合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上获得重要认识;自主研制了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用压力容器,在理论上搞清了氢分子在水合物笼子中的动力学特性;发展了用微量天平评价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的有效性和机理方法。

 

“这些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理论研究工作。”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研究是为了应用。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他还着重实现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他在参加日本南海海槽、加拿大马利克、日本海天然气水合物的野外调查中,他独特的理论直接推动了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被发现,他也因此成为日本南海海槽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首批发现者之一。此外,他还参加了加拿大马利克三角洲天然气水合物生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

 

甘为天梯扶“骄子”

 

作为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卢海龙深知人才的重要性。

 

在他的地质生涯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野外调查,都把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上。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作期间,他培养了来自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女王大学、渥太华大学和卡尔顿大学的研究生,为两家印度石油公司、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美国奥本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科学院培训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人员12名。

 

回到国内,他在北京大学组建了一支由地球化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微生物学、力学、物理学、油气生产数值模拟等20余位专业人员组成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队伍。这支队伍在开展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开发有关的基础物理、化学性质研究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潜心钻研绘就天然气水合物蓝图

 

卢海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大学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国际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这个实验室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北京大学共建,目标是面向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发展战略需求,建立世界领先的天然气水合物实验平台,并力争在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物性与理论、资源勘查与评价、开发技术与环境效应评价等方面取得突破,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工程及商业性开发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撑。

 

卢海龙由于长期从事与气体水合物相关的勘查与实验研究工作,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前沿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同时由于他长期与国内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单位开展过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对国内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在促进国内天然气水合物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工作中,卢海龙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后将把配合国家天然气水合物专项(尤其是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的研究需要放在首位,促进国内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与开发利用,并建立团队,对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前沿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我将在认真评估现有生产方法的基础上,开发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新方法,为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的顺利进行而努力;协助完善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和评价方法,在调查方法确定后,根据开发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天然气水合物开展调查。”对于未来,卢海龙信心十足。

 

此外,他还将带领团队,开展天然气水合物在中国海域成藏特征的研究,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和深部油气的关系,开展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物性有关实验研究。

 

在未来的道路上,正如卢海龙的获聘感言一样:“我们要继承李四光先生的开拓精神和科学精神,用创新性的成果,真正将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能源,充分利用起来。”

 

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