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红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稀有稀土贵金属研究室主任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王登红用缜密的思维、创新的精神、大胆的实践,探索矿区的成长足迹,摸清矿石的来龙去脉。当找矿陷入困局时,他为众人拨开迷雾,指向下一个资源宝库。
在国土资源部“中国成矿体系及区域成矿评价”重大综合研究项目中,全面负责新生代成矿作用专题研究,在深入研究广东三水盆地、三江成矿带等地新生代矿床及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研究总结了全国新生代成矿作用,编制了成矿系列图。
首次构筑了中国大陆成矿体系框架,并以此研究地壳运动的规律及成矿演化谱系,进而有效地指导成矿预测,初步体现了成矿体系研究的科学目标和应用目标,被验收委员会认为“在成矿系列及建立大陆成矿体系理论方面有重大创新”。
参与主持了“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矿产预测类型、单矿种和区域成矿规律、成矿年代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带领团队全面研究了全球三稀资源的分布、产出特征及其开发现状、选冶技术与市场供需状况;建立涵盖全国100多处稀土矿区各类样品的陈列室,全面掌握了全国稀土矿区所存在的证外采矿和环境污染等各类问题,为国土资源矿政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作为“我国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之一,编写了9份阶段性成果报告,为实现“稀土管得住、稀有找得到、稀散用得好”的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找矿部署方面,圈定一批三稀资源远景区作为全国性重点靶区。尤其是在四川甲基卡地区,新发现10多条含矿伟晶岩脉,其中新三号脉达到超大型锂辉石矿床的规模,为把甲基卡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锂辉石资源基地奠定了资源基础,有助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也为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通过对新疆阿勒泰成矿带各类矿床及成矿地质环境的研究,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建立了区域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演化的区域成矿谱系,指出其特征性矿产资源尤其是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白云母矿床具有多旋回成矿特点,可形成于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等不同时代,为指导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为国家深部探测专项南岭课题Sinoprob-3-1“南岭成矿带地壳岩浆系统结构探测实验研究”的负责人和“桂东-粤西铅锌多金属区域成矿规律总结研究”、“南岭地区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在南岭地区开展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深部探测专项2000米、3000米靶区的优选与定位,为“五层楼+地下室”理论与模型的建立与运用,为淘锡坑钨矿深部找矿的突破,为广西大厂、湖南黄沙坪和宝山、西藏甲玛、新疆阿舍勒及其他矿山深部找矿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第一负责人出版《中国西南铂族元素矿床地质、地球化学与找矿》一书,对我国西南部地区50多个独立或伴生铂族元素矿床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并发现了海底火山喷气-沉积型和低温热液型铂族元素活化、转移富集成矿的新现象,提出了铂族元素成矿多时代、多类型、多构造背景的新认识,建立了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指出了川滇黔地区的找矿重点和主攻方向。
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新疆阿舍勒铜矿构造属单斜、深部仍然具有找矿潜力”的认识,得到矿山企业的验证,新增块状硫化物型铜矿至少80万吨;直接参与西藏甲玛铜矿的勘查工作,为甲玛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500万吨级)的找矿突破作出了贡献;作为项目指导和参与者,攻难克坚,为浙江丽水等地银多金属矿床的找矿突破起到了指导作用。
承担了大量的青年人才培训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协助陈毓川院士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打造一支矿种成矿规律研究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专业队伍,在江西章源钨业建立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工作站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野外研究基地。通过“三稀”项目形成了一支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稀有稀土贵金属研究室为基础、联合相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三稀”矿产资源调查队伍,被国土资源部领导称为“别动队”。
胡健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在燕山变形带、华北克拉通元古代构造格局与演化、鄂尔多斯地块基底组成与演化及南极地质研究等方面,胡健民勇闯难关,屡拔头筹。他的绘图之旅更是跨越了千山万水,南到中山站,北达青藏高原,用永不停歇的脚步表达自己对事业的热爱。
通过大巴山构造带及武当山地区构造变形研究,将南秦岭构造带划分为东南南秦岭和北西南秦岭。
通过构造解析与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确认燕山板内造山带中生代构造变形过程,揭示出燕山早中生代变形特征。
首次发现有确切证据的华北新元古代裂谷沉积——通过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构造研究,发现分布在狼山地区的原中元古代渣尔泰群时代为新元古代。狼山群是华北北缘重要的成矿带,这项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发现并确认鄂尔多斯基底古元古代变质岩和岩浆岩,确认鄂尔多斯地块基底存在古元古代活动带。
主持完成我国华北地区1∶250万活动构造图,确定了华北活动构造格架,重新厘定了新生代地层序列与地层格架,特别是建立了完整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北板块西南缘新生代磁性地层序列,准确标定了这个区域新生代地层年代学;系统调查研究了华北地区主要活动构造带的构造特征与动力学背景和演化规律,为在华北地区开展趋于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等奠定了良好的地质基础。
独立完成我国在南极内陆第一张中比例尺地质图“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1:50万地质图”,主持完成我国中山站所在拉斯曼丘陵地区1∶2.5万地质图;首次在南极普里兹构造带发现高压镁铁质麻粒岩,对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地质构造进行了研究,揭示出主碰撞之后530~510Ma大规模伸展拆离构造;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开展冰下地质研究,证实格罗夫山地区发现的高压镁铁质麻粒岩物源区位于普里兹构造带,进一步证实泛非期普里兹构造带为碰撞造山带。
在成果转化应用方面,“1∶5万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指南(试行)”已经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发布,用于指导我国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实施。
作为工程首席专家,组织实施我国不同类型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工作,探索区调填图新方式,促进高分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快速分析测试技术综合技术方法组合在特殊地质地貌区的应用。目前,试点填图工作正在进行中,浅覆盖区、平原区及高山峡谷区填图工作指南将于2015年底形成初稿。“特殊地质地貌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要求”(试行)已运用于正在进行的“特殊地质地貌区地质填图试点”各填图子项目工作。
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完成“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指南”、“城市地质调查技术要求”。该技术要求是今后全国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立项、实施、成果形成与成果发布的基本技术准则,对推动我国正在进行的城市和城市群地质调查工作的规范化进行起到重要作用。主持完成的“城市地质调查钻探工作细则”已通过地质调查局评审验收。该细则是今后我国城市、城市群开展地质调查工作所实施的钻探工作的技术依据和标准。
以“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指南”、“城市地质调查技术要求”为主要成果的地质调查项目“城市地质调查方法技术研究及成果集成”于2014年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2等;“城市地质调查”于2013年和2015年两次获得中国地质调查成果1等奖。
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华北克拉通及华北板块构造演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团队,主要包括:以国家973项目“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多期裂解及其成矿专属性”为基础构建起的研究团队,以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计划项目“我国主要活动构造带构造特征与地质地貌演化研究”及工作项目“主要活动构造带关键地段区域地质专项调查”项目为依托建立的华北新构造-活动构造研究团队。培养研究人员6人、博士后2人、博士6人,其中一人获得程裕琪奖,获得自然基金资助项目7项。
张永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永双时刻关注国家重大工程规划和建设需求,积极参与地灾调查与研究,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地质工作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通过他得以薪火相传下去,新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他的引领下在国际舞台展露头角。
结合青藏高原及周边重大工程规划和建设,特别是滇藏铁路、川藏铁路等生命线工程规划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创新性地将第四纪地质、活动断裂、地壳稳定性与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有机结合,提出了区域构造尺度的地壳稳定性与工程尺度的工程地质稳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增强了这一传统研究方向的生命力和实用性。
积极参与地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震后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技术攻关,提出了重建选址活动断裂和地表破裂的避让宽度计算方法,探索了基于InSAR技术的地震地质灾害快速识别方法和工作流程,为灾后重建选址、灾情快速评估和抢险救灾工作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引领活动构造带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以地震地质灾害为切入点,在大量地质调查基础上,总结了活动断裂地质灾害效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致灾模式,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规范的编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根据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对滇藏铁路某隧道场址方案提出优化建议,被铁路规划部门采纳,预计节省投资概算4.3亿元;研究提出的三江地区蚀变软岩工程判别指标和判别方法,在铁道设计部门得到推广应用,潜在经济效益显著。
针对亚洲埋深最大、延伸最长的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选址和岩爆问题,基于实测地应力和岩石力学试验数据,完成了多工况的岩爆模拟试验和评价,提出了工程地质环境与岩爆机理有机结合的灾害链学术思想,成功指导了造山带深埋长隧道岩爆预测及设计。
积极参加地震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和排险工作,多次在震后第一时间赶往灾区,通过灾害调查、应急排查和理论成果转化,降低了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2015年尼泊尔地震发生后,组织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地震科技应对工作,完成的咨询和综合分析报告以要情专报形式上报国务院及相关主管部门,为国家层面地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部署和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为领队的汶川地震灾区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临时党支部分别获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调局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本人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地质灾害万村培训行动先进个人”等称号。
先后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42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63篇;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3部,获得各类科技奖励10余项。
近5年主持国家级科研地调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刊物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发明专利2项,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1项,获第六届黄汲清地质科技奖、新华联科技奖等。
在组织科研活动中,初步建立了一支有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的科研团队,培养了多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一批青年骨干快速成长,并在国家层面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应急处置方面作出积极贡献。自担任国际工程地质协会新构造与地质灾害专委会(IAEG-C24)秘书长以来,积极促进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为青年人才搭建了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所在团队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把科研地调工作与国家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密切结合,逐渐锤炼成一支作风朴实、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团队,在本领域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