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辽外围实现油气勘查重大突破的突参1井钻探现场
在松辽外围开辟油气勘探新阵地,在西藏伦坡拉揭开油气勘探新序幕,在湘西北证实页岩气成藏条件,在祁连山钻获天然气水合物……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这支年轻的调查队伍,在组建不到3年的时间里,足迹遍布我国大江南北,全力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不仅实现了油气资源调查的多项重大突破,而且坚定不移地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努力防控廉政风险,被誉为坚定执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决策的典范和讲政治、守规矩的表率。
理清工作思路 夯实发展基础 构建世界一流油气调查中心,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在组建之初就明确的目标。
瞄准这一目标,油气调查中心坚持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油气调查不动摇,优先突出战略性调查,稳步推进基础性工作,并提出三年分三步走:第一年以“快”为主,在“快”的基础上做到“稳”,迅速壮大人才队伍规模,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建立业务工作体系,落实临时办公基地;第二年以“稳”为主,在“稳”的基础上做到“好”,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工作重心放在精细化管理上,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第三年以“好”为主,在“好”的基础上做到“精”,逐步夯实业务基础,不断完善业务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争取实现油气调查有重大发现或突破,在业内建立话语权,实现“又快又稳又好”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油气调查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油气调查中心领导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理清业务发展思路:发挥中心专业和人才优势,开展全盆地、跨区块以及跨盆地的专业性研究,努力实现“全盆地研究、大背景工作”。在队伍布局上,形成“专业一条线,区域一个片”,通过盆地分工、专业分组,统筹各个项目,努力培养区域专家和矿种专家;在主攻矿种上,以非常规为主攻矿种(其中页岩气为重点),兼顾常规油气;在工作区域上,优先部署新区和外围油气调查、勘查,其次部署新层系,力避矿业权区,不与企业争利;在工作手段上,主要依托战略选区专项,最大限度地加大实物工作量投入,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大胆决策,敢于布钻,通过硬的工作量来获得好的找矿线索;在合作对象上,以石油企业优先,掌握重大价值资料的单位优先;在成果产出上,除完成项目报告这个基本要求外,中心制定了提交高质量综合报告的更高要求;在社会服务上,力求主动、全面、实时、高效。
为夯实发展基础, 油气调查中心规划了长远发展蓝图,编制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并着力推行规范化科学管理和狠抓业务工作质量。通过ISO19001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油气调查中心取得了气体矿产勘查甲级资质;作为局标准化建设试点,在柴达木盆地页岩气钻探工程现场建设了地调局第一个油气调查野外标准化基地,并在中心7个重点井场推广;对工程部署充分研究,组织专家赴野外开展质量抽查和工程验收,项目组自查、互查达100%;组织工程监理人员对外包工程实施监理;组织项目及外协课题中期成果汇报等等。
引进优秀人才 提升科技创新 没有一流的科技,就没有一流的成果。油气调查中心把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解决具有现实迫切需求的油气地质问题和科技问题,着力解决油气地质调查成果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突出问题。
目前,油气调查中心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人才队伍;由油气调查中心组建的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两个局业务中心已报局审批;祁连山冻土区水合物野外长期观测基地已建成;中心科研平台建设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
找准行业标杆,利用后发优势,提高科研水平,是油气调查中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近两年来,中心多次组织职工赴石油企业、中科院、石油院校等单位调研学习,积极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与中石化勘探公司、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十余家单位开展战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为所用,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聚焦制约我国油气勘查的关键科技问题,油气调查中心不断加强与局大区地调中心、局专业中心、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油气公司、地勘单位的合作,构建开放、共享、互赢的合作平台,着力解决油气地质调查成果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油气地调科研的活力和生命力。
着力制度建设 防控廉政风险
项目多,经费盘子大;外协委托量大,合作单位多;人才引进来源广,新人多,成为油气调查中心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把中央、部、局党组的要求落到实处,做到不空不虚、行之有效,成为油气调查中心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为防控廉政风险, 油气调查中心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大家定制度,制度管大家。通过职工全体参与,提高大家对制度的了解和理解,使制度更加切合实际,得到更好的执行。一切工作制度先行,没有制度,先议规则,再依规则来讨论具体事项。及时推进制度“立、改、废”,确保制度建设与时俱进。中心现行有效制度58项,基本保障了各项工作有序规范进行。
为了让制度真正落地,针对油气资源调查项目的实际和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的各个节点,油气调查中心抓细节、抓具体、抓关键,重点实施了九大内控机制,包括项目负责人遴选机制,不流于形式的严格内审机制,预算计划细化落实机制,部署和采购分体运行机制,业务决策民主自由研讨机制,项目进展及时跟踪机制,野外安全日报制度,成果效益与绩效分配挂钩机制,外协经费使用监督机制。此外,中心还对野外用车、样品测试等项目运行管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环节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公开竞价方式确定了若干家意向单位,基本规范了服务内容和价格。
针对外协项目资金使用,油气调查中心充分发挥内部监察、巡视、审计的监督检查作用,做到资金到哪里,监管就到哪里。委托业务招标时,纪检监察人员对专家抽取、开评标过程全程监督。2015年4月,中心开通举报电子邮箱,全面受理外协项目设立、招标、管理、报销等环节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行为和化公为私行为举报,由纪检监察部门专人负责管理。此外,中心分管领导带队,纪检监察、财务人员组成专项巡视组,赴中国地质大学、吉林大学等6个承担中心500万元以上委托业务的高校开展调研,重点检查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并抽查了相关凭证。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到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努力把廉政风险和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初战进展良好 调查成果丰富 科技创新和严格管理,保障了油气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近两年来,油气调查中心共承担各类项目86项,货币工作量约8.5亿元,基础性、公益性油气调查取得多项成果,其中两项入选“2013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一项入选“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瞄准新区新层系的油气调查,在松辽外围火山岩下侏罗系获轻质原油,进入了油气勘探新阵地;在西藏伦坡拉盆地古近系首获厚层轻质原油,揭开了油气勘探新序幕;南祁连盆地木里坳陷首次钻获油气,开辟了油气勘探新战场;准噶尔盆地南缘二叠系发现厚油层,开拓了油气勘探新领域;塔里木盆地柯坪1井钻获良好油气显示,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参1井获较好油气显示,揭示了奥陶系风化壳勘探良好前景。
瞄准新领域新类型的油气调查,在湘西北复杂构造区下寒武统发现页岩气,证实了其具备成藏条件;南华北盆地太康隆起西部新区尉参1井发现多层气测异常,有望实现盆地上古生界油气重大突破;鄂盆南部黄探1井发现长9段页岩气高含量层段,初步证实了陆相延长组深层具有良好勘探潜力 ;祁连山冻土区再次钻获天然气水合物,扩展了资源分布范围;鄂盆南部渭北隆起首获侏罗系油砂,新发现油砂露头6处;松辽盆地北部及外围小盆地、老黑山盆地、新疆拜城地区、三塘湖盆地南部等地钻探发现优质油页岩。
大型含油气盆地综合调查也取得初步进展。一是西部主要大型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资源调查取得新进展。在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领域的构造、沉积储层、油气成藏、区带目标等方面取得新成果,优选出多个勘探有利区带和远景区带。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中组合、塔里木盆地塔中古隆起东部寒武系两个规模性区带已取得勘探重大突破。二是塔里木地震综合处理解释识别出新层系,首次分辨出前寒武系地层和其裂谷型沉积特征,并在塔中南坡和北坡识别出典型台缘相带,揭示了盆地深层结构。
坚持需求导向 主动及时服务 除全面支撑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管理、油气体制改革等工作外,油气调查中心还努力为社会提供及时、准确的油气地质调查信息服务。
自2013年起,油气调查中心按年度编写了《中国页岩气勘查开发报告》、《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进展》、《中国陆域主要含油气盆地勘查开发动态跟踪》、《中国海域主要含油气盆地勘查开发动态跟踪》、《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查动态跟踪》等,编制了1∶400万全国盆地分布、资源分布系列基础图件和典型盆地石油地质图册等一批基础地质图件。
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九大计划”部署,油气调查中心承担了“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184个盆地油气勘查开发基础图件的编制,主要包括1∶600万综合图件2幅、1∶2500万专题图件10幅、国家石油工业图册概括27幅。
油气调查中心还承担了国土资源部勘查司《油气体制改革研究》项目,完成《支撑服务部油气勘查开发体制改革工作方案(2015~2020)》,提出8项重点工作部署及进度安排。全力配合部开展新疆油气勘查开发勘查区块竞争性出让工作,对该地区连续三年投入不足的85个油气勘查区块梳理分类,对已退出的58个勘查区块收集重磁电、二维地震、三维地震和钻井等资料,着手编写资料包。
2015年,是油气调查中心发展的“能力建设”之年,也是中心业务提升的重要机遇之年。面对国家更加紧迫的需求,面对部、局更加明确的要求,面对摆在面前更加艰巨的任务,油气调查中心将力排万难、勇担重任,挑起我国公益性油气基础地质调查的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