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油气调查新模式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周新桂
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8年部署实施《松辽盆地外围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2013年部署实施《索伦—林西地区油气资源选区调查》项目,组织10余家专业单位,100余位科研人员,共计投入经费超过1亿元。
沈阳地调中心在大面积火山岩覆盖油气工作空白区圈定油气新区,优选突泉盆地为松辽外围侏罗纪油气新区、新层系勘探突破的远景盆地。油气调查中心在松辽盆地外围发现5个中新生界凹陷,初步判断具备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根据综合分析,油气调查中心部署实施了“突参1井”。完井后,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及时跟进,自筹资金开展压裂试油工作,并获得轻质原油。
松辽盆地外围油气调查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基础地质先行,战略侦察突破,商业勘探跟进”找矿新机制的施行,由此形成的“三步走”“突泉模式”成为公益性调查引领商业性勘查的典范,可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油气调查评价工作的有力借鉴。
第一步,依靠基础先行夯实根基,是油气突破的根源所在。松辽盆地外围大面积火山岩覆盖区,是油公司“望而却步”的油气探矿权登记空白区。而有关油气新区、新层系的认识,以及优选突泉盆地等基础地质工作的开展,为后期勘探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步,依靠战略侦察获得发现,是油气突破的重要引导。油气调查中心选择突泉盆地并优选南部地区部署实施进一步调查工作,部署实施“突参1井”,并获得重要油气显示,提振了油公司投入的信心。
第三步,依靠商业勘探无缝衔接,是油气突破的有力保障。
从基础地质调查锁定突泉盆地,到施工“突参1井”获得油气新发现,到商业跟进获取“第一桶油”,到如今盆地勘探工作全面铺开,主要有3个方面创新供借鉴。
第一,创新合作方式,有效分工协作。探索创立“三位一体”的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合作新模式:大区地调中心发挥一线“侦察兵”的作用,扎实做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油气调查中心起到“突击队”作用,实施侦察工程,实现油气发现和突破;油公司是石油勘探开发的“主力军”,促进了成果快速转化和扩大。
第二,创新管理方式,保证项目质量。对于众多的参加单位,做到单位间的无缝对接对提高效率和项目质量非常重要。
第三,创新交流方式,及时共享信息。对于野外工作任务的实施,要求野外地质调查联合组队,问题在野外一线交流解决,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通过项目合作,与油公司签订资料与信息共享协议,明确开展常态化技术交流。
构建铀矿找矿工作新机制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金若时
天津地调中心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圈定铀矿远景区或找矿靶区,提交了新发现铀矿产地。在煤铀的共生关系研究方面,建立了含煤盆地中砂岩型铀矿的模式地层和铀矿产出的垂向模式地层层序。在成矿模式研究方面,提出了湖退层间渗入型砂岩铀矿成矿模式。
2014年,由天津中心牵头负责《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工程》,并承担《北方重要盆地砂岩型铀矿调查与勘查示范》项目;成功申报科技部“973”项目《中国北方巨型砂岩型铀矿成矿带陆相盆地沉积环境与大规模成矿作用》。
铀资源是国家核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准确把握和坚定不移地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是开展中央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工作能否取得成绩、项目能否做大做强的根本保证。
天津地调中心铀矿调查近十年的工作过程,是一个调查与科研不断融合的过程。在铀矿工作启动期,我们发现利用传统剖面法开展地面查证和钻孔验证,尽管地表放射性测量值很高、矿化明显,但钻探的结果并不理想,这促使我们开始思考铀矿形成的特殊环境和特征。
2010~2011年,是铀矿调查思路的转折期,也是理论认识的提升期。我们发现煤田资料“二次开发”对砂岩型铀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些资料之前一直没有引起重视。我们通过与中央地勘基金中心、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合作,参加了大营铀矿会战指挥,并初步研究形成了一套砂岩型铀矿的找矿途径。
2012年至今,是铀矿勘查思路的重要实践期与快速发展期,也是实践与理论相互融合期。我们通过组织开展《我国主要盆地煤铀等多矿种综合调查评价》计划项目,在北方主要含铀盆地先后部署了32个工作项目开展砂岩型铀矿找矿,取得较理想的找矿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重新认识和思考砂岩型铀矿的矿床类型、成矿模式等制约找矿的关键问题。
为大力推行和完善大项目管理机制,在工作中强调要做到“五个坚持”:坚持工作的系统部署,把地调和科研任务有机地分解到各个项目和课题中;坚持开展广泛的合作,打破行业壁垒与障碍,联合多部门共同开展砂岩型铀矿找矿;坚持资料和技术优先,在项目立项中,优先把项目给资料齐全、技术过硬的队伍;坚持兼顾各方利益,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优先考虑项目承担单位的利益;坚持项目质量管理。对不合格、不理想的项目坚决说“不”。
3年多来,我们有效整合了中煤系统、核工业系统、石油系统等不同行业的大量资料和力量,逐步实现了对煤田、油田勘查资料的系统“二次开发”,掀起了新一轮铀矿找矿热潮。
科研勘查评价一体化常态化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唐菊兴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国土资源部西藏主要成矿带大型—特大型矿床勘查评价科技创新团队”,是一支长期战斗在西藏高寒山区的主要成矿区带,摸爬滚打数十年,取得重要成果的科技创新团队。2005年以来,在西藏地勘局和西藏地调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项目团队与地勘行业同仁共同奋战,开展了甲玛、雄村、尕尔穷3个超大型、大型矿床勘查评价。
项目团队主持西藏甲玛超大型铜多金属矿的勘探评价和科学研究工作,突破前人海底成矿理论的认识,按照斑岩—矽卡岩成矿新理论,构建了“斑岩+矽卡岩+角岩+推滑覆构造控岩控矿模式”,新增探明资源量:铜资源量700万吨,钼资源量69万吨,铅锌资源量105万吨,伴生金资源量152吨,伴生银资源量9995吨。该矿床2010年7月投产,年创造利税近3亿元,雇用数百名藏族员工。
2003年至今,项目团队主持勘查评价雄村超大型铜(金)矿床,创新性地提出青藏高原冈底斯成矿带存在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并新发现多处具大型规模的矿产地。目前,雄村铜金矿已进入开发阶段。
从2013年开始,项目团队与西藏地质五队技术人员一起,通过详细的地质编录、蚀变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确定多龙整装勘查区铁格龙南属于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拿若属于斑岩—隐爆角砾岩型铜(金银)矿床。尤其是确定了铁格龙南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体,这是东特提斯成矿域(西藏段)第一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也是我国大陆第二例超大型高硫化型铜(金银)矿床。
找矿突破需要成矿理论指导,需要对矿床类型和找矿方向的正确判断。野外调研是原始创新的保证,坚持野外工作时间每年在1~3个月是必要的。科学家不能一味迎合国际上热门的研究方向和自己的研究兴趣,而要坚持对矿床类型和找矿方向的正确判断。要紧紧依靠省地勘局、地调院的支持,为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服务提供技术服务,当好参谋。为企业服务,拉动商业性勘查是科学家公益性调查长期努力的方向。
敢于担当、勇于创新、贵在坚持是科研创新团队能够长期坚持在青藏高原腹地地勘一线的信念和创新源泉。探索如何将科学研究和勘查评价一体化,将科学研究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并使之常态化,将是我们科研团队为之奉献和奋斗的目标。
野外快速有效的地质填图(蚀变、矿物分带、矿化组构、脉体产状)、早期岩矿芯的详细地质编录是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从这个时候介入是保证快速重大突破的前提。
探索江苏特色的地调之路
江苏省地质调查院(地质环境总站)朱锦旗
《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启动三年来,以“查条件、摸家底、探问题、提对策、建系统”为目标,分区域地质环境调查、地质资源调查评价、地质环境问题专项研究及监测预警、地质资源环境支撑沿海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和沿海地区地质信息平台与咨询服务系统建设等五大专项13个课题进行部署,系统查明三维地质结构及水土特征状况,探究地质环境问题,评估地质环境风险,开展监测预警,为沿海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地质数据和科学决策的依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将阶段性成果提交给相关部门,实现阶段性成果转化运用。
在项目部署与实施运行过程中,我们提出“省部联合与海陆统筹部署、地质调查多专业融合、地质调查与科研相结合”三项工作方针,构建了产学研联合实施与系统创新、运用导向下的成果转化创新、专家顾问与质量监督等三项运行机制,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是坚持省部联合与海陆统筹。中央基金部署中小比例尺面上调查,省级财政部署专项研究与大比例尺勘查。在“陆上调查、滩涂调查与近海调查相衔接,陆上工作与海保工程对接”的项目部署原则指导下,通过江苏沿海地质图海陆联编、海陆域地层对比、海陆交互带水动力特征研究等手段探索沿海地区海陆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构建海陆一体的地质调查数据库,为实现陆海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系统的地质资料和决策依据。
二是实现多专业融合。打破传统专业壁垒,系统开展基础地质、水工环、海洋地质调查以及地理信息融合研究,组建六大专业组,按照专业组模式组织实施项目;同时,采用多学科交叉与多方法融合的思路开展研究,围绕研究目标各专业相互支撑,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成果水平。
三是科研与地调结合。项目利用大范围部署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水工环调查及1∶10万海岸带调查的优势,研究梳理出江苏沿海第四纪沉积体系精细划分、地下水系统结构与形成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将地调与科研相结合,推动科学进步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地调成果的水平。
四是坚持产学研联合实施与系统创新。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实施与系统创新机制,实现了省内外地勘单位、科研院所协同有序推进的良好局面。
五是运用导向成果转化创新机制。构建地质调查成果需求调研长效机制,以需求为导向分阶段提交应用性的成果,推进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资源与地质环境开发管理政策,实现由科技创新到政策创新的提升。
六是构建专家顾问与质量监督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提升成果层次,保证项目质量。
努力提高遂行区矿调任务能力
武警黄金指挥部 喻光明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多金属勘查、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和维稳处突是武警黄金部队的四项基本任务。按照“西进北上、主攻三区、两调叠加、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地调工作部署调整和核心能力提升,武警黄金部队加强人才引进,强化技术培训,狠抓质量管理,实现了承担区矿调任务“进得去、立得住、展得开、打得赢”的目标。
部队职能任务调整转型,区矿调专业人才短缺是武警黄金部队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对此,我们通过“调结构、补理论、强技能”来努力破解这一难题。通过引进技术人员、内部调整培养区矿调技术人才等措施,从事区矿调工作的技术人员比例大幅提升,目前与从事多金属勘查工作的技术人员比例已达到6∶4,部队的技术力量编成得到优化。连续三年组织百名区矿调技术骨干培训,使技术人员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区矿调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规范标准,基本满足了从事区矿调工作的要求。利用立项论证和设计审查,聘请行业专家进行项目负责人培训,增强了项目负责人技术管理能力。
依托指挥部教导大队进行区调、物探、化探和分析测试技能士兵专业培训,使470多名战士基本掌握相关工种工作流程、仪器操作技能,成为区矿调技术力量的重要补充。同时,通过高校、大区地调中心、省地调院选派专家到部队全程参与项目工作,实施面对面帮带,培养了一批能够独立承担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的技术骨干,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
区矿调工作涉及专业领域多,科学性、探索性强,质量管理环节多、难度大、要求高。对此,武警黄金部队始终把质量管理放在突出位置,从源头抓起,完善体系机制,建立健全组织,加强过程管理,实行质量问题一票否决制。武警黄金部队首批提交的新疆、黑龙江2个区矿调报告一次性通过评审验收,均为优秀;7个结题项目通过野外验收的28个图幅,获得“二十优八良”;圈定1∶5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304处、1∶5万磁法异常20处,新发现金多金属矿化点19处、非金属矿化点5处,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56处,有3个矿产地转入普查工作,实现了滚动发展。
针对部队职能任务特点,充分发挥双重领导优势,密切联系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拓展警民融合发展路径,最大限度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帮助,为开展区矿调工作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同时,根据工作区地理环境特点和区矿调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探索了“模块化、轻型化、智能化、系列化”的野战化综合保障模式。
地矿科研引领云南找矿突破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 李文昌
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关心支持下,云南各项地质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基础地质工作得到切实加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效率不断提高,走出了“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基础工作重要性不断彰显。
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地质科研在找矿突破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中国地质调查局从2001年开始至今,始终支持开展云南综合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促进了成矿区带地质构造特征的深入掌握和成矿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从而使找矿部署更有针对性,提高了找矿成效。
岛弧斑岩结构识别和斑岩铜矿模型建立,指导了普朗斑岩铜矿勘查获得突破。
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的西南三江南段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工作,发现了可能形成大型斑岩铜矿的一系列特征,明确提出矿床潜力巨大,通过进一步验证和评价,最终实现了找矿重大突破。后由企业大规模投入,控制铜资源储量达超大型规模,理论认识和技术创新指导红山、雪鸡坪铜矿勘查取得突破。
持续的科学研究,发现燕山期钼多金属矿带。
在发现和评价了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后,中国地质调查局进一步加强该区的科研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发现该带部分岩体的成岩年龄为燕山期,成功预测斑岩钼矿。通过拉动后续商业性勘查揭露了数百米厚的斑岩钼(铜、金)矿体,发现了铜厂沟超大型斑岩钼多金属矿床。之后又预测南面东炉房金矿点有望找到该类型钼铜矿,2014年在东炉房钻获厚大矿体。
预测隐伏岩体,指导发现镇康芦子园超大型铅锌矿、保山金厂河大型铁多金属矿床。
通过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大学等科研工作,成功预测镇康芦子园、保山核桃坪两个小型矿床下有隐伏岩体,岩体顶部存在铁矿体,通过勘查,使小型芦子园铅锌矿一举成为铁铅锌铜超大型矿床。同样的理论认识和预测,发现了保山金厂河大型铁多金属矿床。
云南三年找矿行动计划的成功实施表明,国家基础性工作发挥基础支撑作用、技术指导作用,基金发挥推动作用。对于选定的重点勘查区,要全面部署适合该区找矿的各类基础工作,大大提高研究程度;培植矿业市场,国家的基础工作要为区内的矿业权人提供技术指导,帮助矿业权人下决心开展勘查;对于确有潜力但矿业权人不愿意投入的区块,可以利用地勘基金开展勘查,企业可选择申请基金全额投入、合作投入,否则请企业退出矿业权由基金勘查,形成基金推动整装勘查的作用。云南2014年一批基金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就是用这样的机制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