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中国地质调查局站在新起点上,全面总结12年地质大调查成果、经验,高举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加快实现地质找矿“358”宏伟目标两面旗帜,充分发挥公益性地质调查的基础先行作用,全面支撑和推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踏上新征程
勇当找矿突破先行军
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陆域全覆盖,重点地区大比例尺调查程度大幅提高; 900余处矿产地,十大资源勘查新基地;全国地质灾害现状初步查明,重点地区建立预警预报系统;农业地质和城市地质调查全面推进;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启动……中国地质调查局全面总结12年地质大调查的成果、经验,并在2011年7月举办的“基础先行——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展”上进行全方位展示。在群星璀璨的国家重大专项成果中,地质大调查成果犹如一颗夺目的明星,格外引人注目。
2011年,地质调查工作站在新的起点,在12年地质大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聚焦能源资源安全,加强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大宗紧缺矿产的调查评价;主动服务国计民生,加强重要经济区、城市群、防灾减灾、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调查评价工作,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2011年10月,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大幕拉开。作为这一行动先行军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在2011年初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部署上,就围绕19个重点成矿区带,对47个整装勘查区和391个重点勘查区,着力加大了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调查评价力度,突出加强了西南三江、大兴安岭、华北铁矿、南岭、扬子陆块边缘、长江中下游、武夷等重点成矿区带地质矿产调查,突出铀、铁、铜、铝、钾盐、铅锌、金等重点矿种的地质找矿。
为探寻地球深部奥秘,中国地质调查局适时启动了三维地质填图计划,以期获取重要盆地、重要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和环境脆弱区深部地质信息,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能源资源勘查、地质环境评价、重大工程建设、地球科学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回归基础
有力支撑找矿突破
回归基础,全面加强基础地质工作,是2011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发出的最强音。
当前,我国地质勘查投入不断增加,社会和企业的投入积极性高涨。新形势下,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进一步准确定位公益性地质工作,主要开展区域性、基础性工作,并取得了众多基础地质调查研究的新进展,发现了一批重要找矿新线索,取得一批地质构造新认识,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1年,我国开展1:5万区域地质填图20万平方千米,比2010年翻一番。成矿带基础地质调查重点部署在工作程度低、找矿潜力大的西部重要成矿带,如冈底斯、昆仑—阿尔金、西南三江地区、大兴安岭等,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找矿新线索。据不完全统计,共发现矿化点187处,其中铜84处、铁36处;新圈定航磁异常3600处,重点成矿异常530处,见矿40处。
成矿带地质背景研究取得明显进展。在阿尔金东昆仑成矿带建立了区域地质构造格架,建立了侵入岩时空结构;在二连—东乌旗成矿带,认为该区域是寻找与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钨钼、铜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区。通过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建立了青藏高原全新的地层系统和构造岩浆格架。对华南元古代地层的研究,基本查明扬子和华夏板块之间,存在有晋宁期拼合、元古代再裂解、加里东碰撞造山带,由此确定其是一条巨型成矿带。
此外,基础地质研究取得原创性成果。我国获得第十颗“金钉子”,数量居世界第一,在年代地层研究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编制完成,深化了区域地质和成矿规律的认识。
公益先行
整装勘查获重要进展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首批设立了47片整装勘查区。中国地质调查局不仅以扎实的公益性基础地质工作为整装勘查选区提供了依据,更通过公益性地质调查的技术支撑和科技引领,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在2011年取得了多个整装勘查区找矿重要进展。
四川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目前在红格矿区外围初步筛选出5处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基性—超基性赋矿岩体;圈定了21个大小不等的高精度磁测异常;红格地区两个钻孔证实深部矿体存在,且矿体深部延续性较好,具有大中型矿床资源潜力。
广西龙州—扶绥地区铝土矿整装勘查,新发现大中型铝土矿矿产地4处,估算堆积型铝土矿资源量14268万吨、沉积型铝土矿资源量128万吨。广东雪山嶂地区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发现了周屋铜(铁)金矿体7个、大龙银多金属矿体4个、东山楼金银矿体3个。
湖南花垣—凤凰铅锌矿整装勘查,花垣矿区角弄远景区大脑坡靶区预测远景铅锌资源量达556万吨。在花垣矿区杨家寨远景区,实现了跨过花垣—张家界大断裂找“渔塘式”铅锌矿的重大突破,预计铅锌资源潜力为300万~500万吨。
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展的重庆市铁矿铝土矿整装勘查,目前已探获新增资源量铝土矿7600万吨、铁矿2亿吨。
新疆“358”项目 工作总体布局调整为“主攻天山、深化阿尔泰山、加快昆仑—阿尔金山”,新增资源量:铁矿石5亿吨以上、铜镍54万吨、钼25万吨;新形成大型开发基地2处、大型勘查基地3处。
质量为先
提升地质调查水平
从2011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平均拨付近60亿元,支持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地质调查项目的数量剧增。如何让国家的钱花得有成果,让党和人民放心、让社会各界满意?中国地质调查局从加强项目管理入手,着力提升地质调查成果质量和水平。
2011年,地调局首次对具备条件的地质调查项目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竞争性谈判等方式优选项目承担单位。全年共91个项目进行了竞争性优选承担单位工作,涉及2011年度项目经费3.76亿元。竞争机制的引入,为地质调查项目管理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激活了项目管理单位、承担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地质调查事业步入更加良性发展轨道。
从2011年8月开始,地调局开展“质量万里行”活动,对地调项目进行“地毯式”检查。中国地调局组织所属六个大区地质调查中心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抽查项目327项,占全年实施项目的20%。各项目承担单位进行100%自检、互检,全力保障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质量,确保地质调查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2011年年末,地调局组织召开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会,共评选出239个优秀图幅奖项。这些获奖图幅或在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或填图技术方法取得创新,或在找矿方面有重大发现,或在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对今后区调工作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找矿突破正当时。中国地质调查局发挥科技引领、技术支撑的基础先行作用,全面保障和促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必将在新的征程上再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