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基础地调支撑我国地质找矿新突破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刘维 发布时间:2010-11-17
    记者在中国地质调查进展与成果专题论坛上获悉,过去12年间,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围绕全国19个重要成矿带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支撑了我国地质找矿实现新突破。

  据介绍,12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重大工程区和重大地质问题区组织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区域航磁测量、区域重力测量、区域地球化学测量和区域遥感调查等基础地质工作,获得了海量基础地质数据,提交了2000多幅不同比例尺、国际分幅地质物化探图件和数据产品,更新了一批重要的区域性基础图件,初步建立了国家区域地质数据采集与更新体系。

  这些工作为我国地质找矿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引领。通过填图新发现1280余处矿(化)点和矿化线索,有80余处转入后续矿产勘查。发现各类化探异常10234处,并对其中1301处进行了工程验证,1215处见矿,见矿比例高达93%,包括西藏驱龙铜矿、青海沱沱河铅锌银矿、四川刷经寺金矿、新疆祁漫塔格维宝和彩霞山铅锌矿、黑龙江争光金矿、内蒙古达莱有色金属矿产基地等大型、特大型矿床。以物探异常为线索,见矿550多处,发现了一大批大型和特大型铁铜矿,包括辽宁本溪桥头铁矿、河北司马长铁矿、安徽泥河铁矿、山东济宁铁矿、西天山多个大型铁矿、云南普朗铜矿,新增铁矿资源近60亿吨。发现了上万处航磁异常,在铁铜矿找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资料二次开发,重新圈定了一批低缓重磁异常,开辟了中东部深部第二找矿空间。

  在西部发现并圈定了一批重要的成矿带和找矿远景区。冈底斯成矿区带发现10亿吨规模的巨型铁铜矿(带),其中尼雄富磁铁矿远景资源量达4亿吨;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发现重要的铁铜矿成矿带;在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发现80余处铁、铜矿点(矿化点),发现了3个铁矿含矿层位,圈定了9个找矿远景区;在天山成矿带发现了重要的含矿层位和铁矿远景区。

  按照多岛弧盆体系理论,在西南三江成矿带圈定了19个重要找矿远景区;通过对晚古生代含矿建造研究,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划分出12层含铁质的岩性层,提出新的找矿远景区;在南岭成矿带东段,查明泥盆系罗段组上段为铜、铅、锌、银富集层,圈定了找矿远景区。

  通过开展基础地质调查,我国国土认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数以万计的古生物化石,为确定地层时代和形成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新发现和确认了20条蛇绿混杂岩带和16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对划分地质构造单元、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在羌塘中央隆起带识别出古生代蛇绿岩和超高压变质带,建立了青藏高原多岛弧盆演化模式。重要生物群调查研究取得进展,新发现云南罗平重要生物群,查明辽西珍稀化石精细层位,陕西紫阳笔石生物群发现弓笔石保存完好、化石丰富的文洛克统底界连续剖面,甘孜—理塘接合带发现侏罗纪海相化石,打破了对青藏高原东缘在印支期末就结束了海相沉积的传统认识。“金钉子”剖面调查研究居世界前列,已成功申报9个“金钉子”剖面,紫阳志留系剖面有望成为下一个“金钉子”,贵州发现完整的南华系层型剖面。前寒武纪构造事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研究取得新认识。第四纪调查与研究取得新进展,为世界第四纪陆相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