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疆新源县卡特巴阿苏金矿区累计探获金资源量近百吨,规模有望达超大型。矿床的发现证明中亚金腰带东延至我国境内,那拉提一红柳河成矿带具备进一步寻找金矿的条件。
1.项目概况
“新疆西天山那拉提东段金铁多金属矿调查评价”、“新疆新源县卡特巴阿苏地区矿产地质调查”属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下设项目,由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承担。主要任务是在卡特巴阿苏开展矿产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发现新的矿(化)体,评价找矿前景与资源潜力。
2.成果简介
卡特巴阿苏金矿床位于哈萨克斯坦一准噶尔板块和塔里木一华北板块之间的那拉提一红柳河缝合带中,属那拉提一红柳河金-铜-镍-铅锌-玉石-白云母成矿带。矿床由2009年开展的1:1万岩屑测量发现。通过后期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基本查明了矿床规模、赋矿岩性、蚀变及控矿构造等矿床特征。控制金矿化蚀变带长约3.6km,宽15~300m, 豆荚状分布,走向70。~110。,南倾,倾角 45。~72。,受北东东向断裂控制。矿床主要产于石炭纪二长花岗岩中,其次产于花岗闪长岩和闪长玢岩脉中,蚀变主要为钾化、黄铁矿化、硅化、黄钾铁矶化和绢云母化(图1),碳酸盐化、孔雀石化和绿帘石化次之。部分矿体可见自然金(图2)。
矿床圈定金铜矿带共13条,圈定金矿体64条,铜矿体30条。其中I4-①、I3-①号矿体规模较大。I4-①号矿体位于KT6—KT63线间,长2000m,厚5.84m,整体呈不均匀板状,控制最大深度543m。估算金(332+333 )资源量38.61t,平均品位3.11g/t,共生铜资源量3221t,Cu平均品位0.5%。I3-①号矿体分布于KT16— KT63线间,长1800m,厚4.69m,呈不均匀板状,最大控制为斜深313m,估算 金( 332+333 )资源量16.15t,平均品位卡特巴阿苏特大型金矿床的发现证明中亚金腰带东延至我国境内,那拉提一红柳河成矿带具备进一步寻找金矿的条件。通过公益 性地质工作发现矿床并初步评价带动后 期商业勘查投入2亿多元,实现了快速勘钴孔位置及编号图3卡特巴阿苏金矿区51号勘探线剖面查、快速突破。(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杨维忠 邢令 陈威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