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日13点41分,云南省大理市洱源县发生Ms5.5级地震,此次地震共造成洱源、漾濞、云龙3个县6个乡镇共9.2万人受灾。由于地震发生在历史强震区带——滇西北裂陷带的南段,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较多,为准确查明该区的发震构造,累积地震地质科学知识数据,为该区未来的防震减灾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地震发生后,地质力学研究所依托所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青藏高原东南缘重要活动断裂厘定与活动构造体系综合研究”,立即抽调6名科研人员组成地震地质科学考察队,于3月6日赴地震灾区开展地震烈度分布与发震断裂调查工作。
考察队在3月7日早上赶到震区后,分为两个调查组深入地震灾区及其周边开展地震烈度调查与发震构造考察工作。综合发震断层调查结果以及震源机制解等资料,初步确定,这次地震的控震构造是位于苍山西麓的炼铁盆地东缘主边界断裂带,该断裂为一条第四纪期间活动明显,呈北北西走向,整体倾向南西西方向,且地表由多条平行分布的次级正断层所构成的张性活动断裂带。
考察队建议,强震区带中的城镇化建设还须进一步提高抗震意识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云南洱源5.5级地震烈度分布及发震断层位置图
宏观震中前甸村新建队的房屋倒塌现象
此次洱源地震发震断层的断层地貌
考察人员通过走村入户调查确定地震烈度
考察人员在震中区附近观察构造地貌
六度烈度区的房屋破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