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地质调查局舟山海洋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野外站)在浙江省舟山市举行揭牌仪式,并举行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1次会议和2023年学术年会。
该野外站位于浙江省舟山市鱼山岛,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2019年开始建设,依托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共建单位浙江省地质院和浙江大学,是我国目前第一个以“海洋地质防灾减灾”为监测研究核心的野外站,获取长期野外观测科学数据,建成空天地海井一体化监测网络和综合研究平台,形成浅层气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综合组网监测和可控释气技术,实现海底滑坡和海床侵蚀淤积地质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价理论和技术体系创新,成果有效服务各级政府管理和重大工程浅层气灾害防治。野外站将进一步对标国家级野外站建设标准,聚焦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持续开展多要素数据采集研究,不断深化理论研究、拓展服务领域,加强成果集成和开放共享,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间,野外站举行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1次会议并为委员们颁发聘书,学术委员会一致认为,野外站建设了浅层气、海底滑坡和海底侵蚀淤积原位观测监测体系,在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条件建设和科学规范管理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
2023年学术年会围绕近海浅层气分布及风险评估、海底含气土体微观结构探测技术及表征方法、浅层气释放的地质环境影响、活动沙波区过境赋存状态的地貌变化及动力机制、大陆坡深水滑坡的大尺度运动过程及破坏效应、海底滑坡地形数据构建及运动演化规律模拟等作专题报告并进行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