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安全生产护航找矿突破

青海省地矿局地勘项目中期检查见闻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刘照 罗生福 发布时间:2012-08-14
    近年来,随着找矿突破行动、青藏专项等的实施,青海省地质勘查工作涌现出了一批找矿潜力大、前景好的优质项目。但由于青海省幅员辽阔、地勘项目相对分散,如何保证项目高效、安全运行,就成为其中一个重头工作。日前,青海省地矿局组织专家开展了为期20天的中期质量检查,记者跟随进行了探访。

  7月18日,高原的清晨透着凉意,检查组一大早从格尔木出发,前往第一个检查区——拉陵灶火项目区。项目区位于东昆仑山脉西段,柴达木盆地南缘,预计提交资源量铜3万吨、钼2万吨、金2吨、铁矿石150万吨。“前期勘查显示,项目区内地物化异常套合较好、成矿事实明显,我们圈定几个找矿有利地段。”刚到项目区,负责人张玉宝就向检查组介绍了情况。

  “我们每到一个项目,首先要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等等,组里每个专家从物探、化探、磁异常等不同角度,就项目组提出的问题形成评定意见。”青海省地矿局地勘处副处长陈海福说。

  在被认为找矿前景最好的M3矿体,检查组仔细查看了岩石标本,并爬上山头观察附近山脉的走向。青海省地调院总工程师王秉璋对项目技术人员说:“应该继续延着M3矿体北东方向和M2矿体西侧开展远景找矿,物探显示好的地方要大胆拉开距离,以400米~800米间距布设钻孔,大的构架出来了,才能坚定找矿信心。”

  回到驻地已经是晚上7时,检查组马上召开了总结会。陈海福代表检查组对项目工作部署提出了建议:“按照前期设计,这个项目总体上进展比较顺利,M2钼矿规模有所扩大,而设计的主要矿体M3钻孔编录对矿化分层还不够细致,对局部矿化要详细区分、并分层采样,对岩层间的关系也要详细描述。针对M3矿体,下一步要调整思路,往北东方向按200米间距布设机动钻孔,而60线附近的钻孔风险性较大,从磁异常来看见矿几率不大,建议慎重考虑。”

  “这个项目有很好的基础条件,下一步既要做好技术工作,也要加强地质找矿理论的综合研究和成矿规律的研究。”青海省地矿局党委副书记何大力对项目组说,“找矿不是盲目的拼体力、耗精力,项目负责和老队员们更要起带头作用,年轻同志也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多交流、找窍门。”

  由于野外地质工作经常处于作业条件艰苦的地区,野外作业风险大,生产安全工作成了检查组此行的重中之重。7月19日,检查组来到拉陵高里河西铜多金属矿项目区,在对项目工作质量检查的同时,针对该项目施工区安全隐患大的实际,重点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检查。

  “项目组目前有多少人、几台车?安全员设置了没有?”到达驻地后,检查组核对了安全生产保卫目标责任书、野外安全工作记录等文件,确保相关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记者随机翻阅了一本行车日志,里面对项目组车辆出行的时间、目的、行驶里程等作了详细记录。“野外路况复杂,人迹罕至,项目组车辆每一次出行都要有这样的记录,并由项目负责签字确认,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车辆私自使用造成安全隐患。”青海省地矿局安卫处副处长赵忠阳对记者说。

  在钻孔平台,大到钻机泥浆排放,小到安全帽如何戴,检查组逐一进行了纠正。“柴油机皮带轮没有配备防护罩,钻塔的绷绳太细了必须马上更换……”这些细节在检查组成员的眼里都是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有丝必有帽,有轮必有罩”。这是赵忠阳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项目组大多数钻机都是外包的,工程可以外包出去,但是安全监管不能外包。项目组的技术员也是安全员,一定要严格按照安全标准检查落实。”

  短短两天时间,记者感受深的还有项目组对年轻技术人员的悉心帮助和鼓励。何大力说:“青海省找矿项目多、人员少,好多项目负责都年轻同志,经验上和管理上都有所欠缺,我们这些老同志找了大半辈子矿,积累了宝贵经验,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年轻的地质人树立信心、尽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