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队伍建设 > 人才队伍 > 工作动态

加强学习 切实保障项目平安运行

西安地调中心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湖泊水文地质调查项目探索安全生产新机制

来源: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 作者:张俊 徐丹丹 王晓勇 李金杲 发布时间:2016-08-17

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降雨频发,仅7月8日一日降雨量达到全年降雨量三分之一。受此影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在此实施的二级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湖泊集中分布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面临着工作区内湖泊面积扩大、道路冲毁、地面调查受阻等系列问题。

面对种种困难、险情,西安地调中心各部门领导多次电话沟通,提醒项目组召开安全会议,防范险情。根据西安地调中心指示,项目组多次召开全员安全会议,集中学习中国地质调查局及西安地调中心各项安全规范和管理制度,并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新机制。

项目工作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湖泊集中分布地区,区内沙漠广布,湖泊众多,湖泊周围遍布沼泽湖眼,同时工作区内化工企业众多,运输货车频繁出入,交通隐患密集。2016年度是项目的开局之年,工作内容千头万绪,参与人员来自高校企业,因此项目组由交通安全入手,全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为所有项目人员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项目部共投入4台野外用车,为地面调查、专项取样等提供基础保障,为此,项目组以李金杲为组长成立了交通安全小组,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与项目组沟通,通过与技术人员相互学习,及时交流,初步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野外出队安全保障办法,使项目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切实提高了野外安全保险系数。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湖泊集中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野外出队安全保障办法要求:一是日常工作中,每位驾驶员每日按时填写西安地调中心《野外车辆司机自检手册》,并定期与项目组共同分析行车安全生产形势,同时与业务人员积极交流野外应急技能;二是驾驶员为业务人员讲解车辆运行维护、车况路况识别、交通意外预防等安全行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培训,业务人员深入了解并掌握了行车交通安全方面的基本常识;三是业务人员也为驾驶员讲解了如何看遥感图、地形图及如何使用手持GPS坐标定位等方法,使驾驶员熟练掌握了快速读图、准确定位的野外定点技能,在偶遇极端天气及突发状况时,驾驶员可在第一时间赶到野外人员所在地点;四是出队前一日,驾驶员对所驾车辆进行一次认真检查保养,尤其是刹车、转向、灯光、轮(备)胎、机油、水箱等关键部件,检查到位,确保灵敏有效。五是每日出队前,在对当日天气情况、行驶路线交通概况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项目人员与司机共同研讨,熟悉路线情况,预判路线路况,识别安全隐患;六是抵达预定地点后,野外人员与驾驶员共同识图、读取坐标、确定路线起止点,并与驾驶员保持多种通讯联系,每隔2小时发送一次位置坐标,尤其在进入通讯信号较差地区,提前及早告知,确保项目组和驾驶员及时获取野外人员动态行踪。

务实的态度,积极的探索,使得整个项目部在今年的野外工作中受益匪浅。通过业务人员和驾驶员之间的尊重信任、相互学习和合作实践而总结出的这些办法,为项目部的交通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野外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驾驶员为业务人员讲解行车安全常识

驾驶员与业务人员讨论野外路线交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