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及“十二五”地质调查工作回顾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刘艾瑛
发布时间:2016-01-18
忆往昔峥嵘岁月。从1916年中央地质调查所开展工作算起,地调工作已走过100年的历程。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及“十二五”,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的职责定位,实施了“科技兴局、人才强局、依法治局”三大战略,不断提升地质调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百年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成效显著。在1月15日召开的2016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充分肯定了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成绩。
准确定位——精心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取得重要成果。支撑“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先后编制完成了《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2015)》、《长江经济带国土资源与重大地质问题图集》、《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地质调查报告(2015)》和《中国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调查报告》。
服务国土规划和土地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首次向社会发布了《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2015)》,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减少耕地污染提供支撑;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已把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纳入土地管理工作流程;针对河北省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成片林地规划建设,开展了土地质量和地质环境条件专项评价;支撑能源勘查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在新疆18万平方千米退出区块和空白区,开展油气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优选出有利勘查区块,提供国土资源部招标出让,有力支撑了新疆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试点。此外,还发布了《中国页岩气资源调查报告(2014)》。
积极作为——大力支撑能源勘查开发
一是常规油气新区新层系取得新进展。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地区实施宜参1井,在奥陶系古风化壳储层的新层系获得日产3.7万立方米的工业气流,开拓了上千平方千米的勘探新区;在羌塘盆地半岛湖、托纳木,识别出2个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有利于油气成藏的大型圈闭构造;贵州遵义安页1井首次在志留系石牛栏组灰岩中钻获高产天然气流,试气产量达每日9.5万立方米,实现了武陵山复杂构造区海相天然气调查重大突破。
二是页岩油气调查取得新发现。湖北宜地2井在寒武系水井沱组下段钻获70米优质烃源岩,预测页岩气资源量5000亿立方米以上,为南方寒武系页岩气勘探打开了新局面;河南尉参1井综合解释含气层16层,试气有望获得工业气流,改变了南华北盆地油气勘探停滞不前的局面;山东汶页1井发现页岩油93层,累计厚度200余米,证实鲁西南地区具有很好的页岩油资源前景。
三是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取得新突破。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新发现5处大中型远景规模铀矿产地;在大庆油气田勘查区内的7000多个钻孔中发现铀异常,圈定了18个重点找矿靶区,其中1个靶区经钻探验证已发现厚大工业矿体,有望成为大型矿产地。
持续推进——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找矿基础进一步夯实。我国共完成1∶5万矿调9.7万平方千米、钻探7.4万米;圈定综合异常3300余处,新发现矿(化)点1250处;圈定找矿靶区500余处,新发现矿产地50余处。
重要矿产调查评价取得新突破。西藏多龙铁格隆南矿区预测铜远景资源量达1500万吨;青海柴达木新发现钾盐矿产地2处,新增氯化钾资源量1.18亿吨;冶金地质总局积极参与,在新疆西昆仑发现长达65千米的玛尔坎苏大型富锰矿带,预测资源远景1亿吨以上;有色地调中心在塔里木西缘砂岩型铜矿找矿取得新进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地质找矿取得新进展。四川甲基卡外围新发现6条矿脉,新增氧化锂资源量15万吨,资源超过200万吨;福建永定-南平地区取得钽矿找矿新发现,估算钽资源量1.4万吨。内蒙古浩宾塔拉地区提交1处特大型萤石矿产地,估算资源量2000万吨以上;河南西峡-桐柏地区新发现2处石墨矿,估算矿物量200万吨以上。
瞄准前沿——支撑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实现新突破。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实施23口探井,均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圈定矿藏面积128平方千米;在琼东南海域首次获得海底浅部块状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海洋油气地质调查取得重大发现。中国地调局联合勘探首次在致密油气藏层钻获油流,开辟了油气勘探新领域。南黄海中部隆起科学钻探井,首次在海相中-古生代地层发现3个油气显示层段。
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和大洋调查取得重要进展。我国完成了13个图幅1∶25万海洋区调年度任务,首次远洋搭载重力测量,获取宝贵数据;在太平洋新圈定稀土资源远景区36万平方千米;首次开展了中太平洋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在采薇海山群等海域发现了丰度较高的资源。
服务民生——积极实施惠民工程
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服务防灾减灾效果显著。在三峡库区、乌蒙山区等地开展1∶5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示范;编制完成了《2015年全国地面沉降、地裂缝调查监测报告》;开展4·25尼泊尔地震西藏灾区等重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湖北省实现了“防灾减灾、群测群防、预警预报和防治信息化”四个全面覆盖,十年来无群死群伤地质灾害发生,对此中央领导做出“成功经验值得推广”的重要批示。
生态脆弱区与特困区水文地质调查服务民生取得新成效。积极推进革命老区、特困区和生态脆弱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实施探采井300眼,解决了32万群众饮水问题;贵州省开展了大规模地下水勘查工程,组织省内40多家地勘队伍,共成井3712口,为540万缺水地区农村人口提供了清洁的饮用水源。
重要经济区与城市群环境地质调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加快推进京津保核心功能区、北京新机场规划区、北京副中心规划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海南文昌航天城等重点地区1∶5万环境地质调查,为规划建设提供支撑服务;与湖南、浙江、江苏合作,在长株潭城市群、嘉兴城市、丹阳小城镇等开展不同层次的城市地质调查,有效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首批监测井启动施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首批350眼地下水监测井正式开工建设,同时开展了国家级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建设。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辟了新途径。全面完成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在西藏措美古堆地区钻获205℃的高温地热;我国第一口干热岩科钻深井,目前进尺3100米;准噶尔盆地圈定出一批碳储工程目标场地;地质碳汇调查研究揭示了流域尺度岩溶碳循环模式,提出人为干预增加碳汇技术途径。
创新驱动——发挥科技对地质调查支撑和引领作用
地质科学研究取得系列创新成果。正式发布了新一代地层表;辽西、赣州等地区新发现恐龙化石;小陆块成钾理论,为指导江陵凹陷和思茅盆地的找钾突破奠定了基础;蛇绿岩型金刚石新富集类型获得国际地学界高度肯定。
新技术装备研发获突破性进展。成功自主研制“海马号”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装置,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首次研究全自动电子型重力仪;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地球物理技术达到实用化;成功研发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终端、监测设备及其软件系统;低成本环保型“浮团聚磁选”新工艺实现稀土矿回收率高达70%;“2000米以内全液压地质岩芯钻探装备及关键器具”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地质调查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启动中越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共同考察海上实地作业,以及长江三角洲与红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演化对比合作研究,是双方开展海上合作的重要开端;在老挝、摩洛哥等12个国家合作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建立了中美地调局长对话交流机制;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地调局长论坛、中日韩地调局长论坛、第51届CCOP会议;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新增12个国家、3800多条数据信息;举办了12期发展中国家地矿人员培训班,累计培训38个国家257人,是2014年人数的2倍。
创新方式——提升地质资料信息化与社会化服务水平
我国全面完成了国家级馆藏地质资料数字化和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新验收与汇总30万个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建成含70万个钻孔的全国重要地质钻孔图表数据库,地质调查生产调度指挥系统上线运行,局直属单位网站统一改版升级,进一步推进了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
我国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发布1000幅1∶5万基础地质图件,全国1∶20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1∶50万地质图、环境地质图,以及93幅海洋地质图件和40万个钻孔详细数据,全面提供了11万幅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省级地质资料服务。全国地质资料馆全年服务量达79.5万人次,数据服务量近1TB,进一步提升了地质资料服务能力。
此外,还进一步拓展了地质资料服务领域,成功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地质矿产史料展”,隆重召开了“李四光学术思想研讨会”,推出首批卓越和杰出地质人才。
改革创新——全面夯实“九大计划”实施平台
建立了以“五问”为导向的成果评价标准。颁布实施了《局党组关于加强地质调查成果评价的指导意见(试行)》,确立了以问题、目标、成果、科技和人才为导向的成果评价“五问”标准,并贯穿于项目立项、评估、验收、评审等过程。
基于“九大计划”的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改革人才评价机制,实施了卓越、杰出和优秀地质人才计划。2015年,评出首批卓越地质人才、18名杰出地质人才,授予高层次人才“李四光学者”称号。此外,一些专家学者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得“第十四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等荣誉称号。
完善了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体系和业务推进体系。明确了三层项目管理级,建立了业务推进体系,实施了法人负责制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还颁布了《关于计划协调人责任与权利的暂行规定(试行)》,构建了放权、问效、追责的新机制。
实践了地调科研有机融合的新机制。积极探索推进“1+1+6”等调查科研结合模式,开展了以造山带地质研究为主题的调查科研一体化示范研究,完成了科研与调查一体化管理的改革方案,组建了地球深部探测中心和卫星应用研究中心。
建实了地质调查项目库体系。建立了6个一级项目和300多个二级项目的项目库体系,编制完成了3年支出规划,从源头上解决了项目立项问题。
确立了目标责任体系的管理模式。研究制定了28个直属单位和11个部室的重点工作和“九大计划”、50项工程、300多个项目的重点目标任务,并以此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确立了以目标责任体系为主体的管理模式。
强化管理——全面推进地质调查队伍建设
中国地质调查局精心组织实施项目、财务和装备“三项大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责任与时间,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注重从源头上强化监督与指导。
全方位加大监督审查的力度,以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为重点,制定了一系列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全面完成28个单位内部审计,强化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和问责。
装备和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海洋地质保障工程配套装备、全国地下水监测工程、地科院京区地质科研实验基地等项目初步设计概算通过审批,总投资近40亿元。三艘海洋地质调查船已开工建造,固定翼飞机已签采购合同,地科院京区基地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李四光纪念馆等一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
此外,中国地质调查局还全面加强了干部和队伍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明显,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十二五”以来,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一是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取得重大突破。新区新层系油气、页岩气调查取得重大进展,圈定远景区30个,拓展勘查新区44万平方千米;银额盆地古生界、松辽盆地外围侏罗系发现重要油气显示,四川盆地东北缘页岩气调查取得重大发现;重要矿产调查圈定物化探异常3万余处,提交找矿靶区1700余处,新发现矿产地近200处;全面完成25种矿产资源潜力评价、28种矿产利用现状调查、22种矿产“三率”调查和矿业权利用现状调查;老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再获突破,14个矿山新增资源量达大型及以上矿床规模;在公益性地质工作引导拉动下,西藏多龙铜金矿、贵州铜仁锰矿、山东胶东金矿、湖南湘西铅锌矿、四川甲基卡锂矿、柴达木盆地钾盐等取得重大找矿突破;重要矿种资源储量显著增长,新增铜2300万吨、铅锌6300万吨、金5400吨、钨250万吨、镍230万吨、锰6.1亿吨、铝土矿5.2亿吨,有力支撑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阶段目标的实现。
二是地质调查程度大幅提高。“十二五”期间,1∶5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航磁测量累计完成107万平方千米、91万平方千米、120万平方千米,工作程度分别提高到34%、31%、50%;1∶5万水文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累计完成37万平方千米、55万平方千米、17万平方千米;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累计完成195万平方千米;我国管辖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实现全覆盖。
三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完成探采结合井6000多眼,解决1000多万人饮水困难等问题。完成第二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建立涵盖12万多处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初步建立了我国典型地区地质碳汇监测网络;建成了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监测网;建立了29万多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信息系统。
四是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深部地壳探测研究成果与国际并行,产生重大影响;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万米科学钻探钻机、海洋地质调查等一批关键技术装备;组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学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签署了80余项协议,全球矿产资源数据库覆盖近100个国家。
同时,地质调查信息化与资料服务也迈上新台阶,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国家数字地质资料馆初步建成,积累了160TB的海量地质数据。
此外,地质调查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队伍规模有所增加,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水平明显改善。
回顾过去,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深有体会,明确表示要坚守“六个必须”,即必须聚焦国家需求,搞好地质调查顶层设计;必须深化改革,破除影响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障碍;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增强解决资源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重大问题的能力;必须依靠机制创新,推动中央与地方协调联动;必须坚持正确的成果和人才评价标准,建立成果形成与人才培养正确导向;必须加强项目技术、财务管理,有效防控廉政风险,保证地质事业健康发展。
面对地质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王研强调,必须要看到工作中的困难与不足,以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全力推进地质调查各项工作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