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孟宪来强调准确把握公益性地质工作定位

发布时间:2012-05-22

  (本网讯)日前,在刚刚闭幕的 2007 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强调指出:要 准确把握公益性地质工作定位 , 调整完善地质大调查的目标定位、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度,做好与中央地勘基金工作的衔接、与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衔接、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的衔接。

  孟宪来 指出,一是把加强基础地质工作作为立业之本。 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作为调查研究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地质单位,其从事的工作应是以基础地质调查为主业,以提高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为己任。这也是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和商业性地质工作队伍的根本区别。

  二是明确中央财政出资开展的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本内涵 要服从国家需求,服务国家目标。具体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调查与潜力评价,全国性、跨区域、海域基础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综合调查与重大地质问题专项调查。二是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地质矿产理论研究、技术方法研究、引进和推广、地球科学和地质勘查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三是示范类地质工作。包括为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矿产勘查作出示范的地质工作。

  三是完善工作部署,明确发展方向。 根据《决定》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本定位,从 2007 年起,要调整和完善地质大调查工作布局 ,以充分体现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和先行性。

  在基础地质调查方面, 2007 年重点加强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重点生态环境脆弱区和重大地质问题区的 1 : 5 万区域地质调查。对于在同一重点成矿区带部署的 1 : 5 万区域地质调查和 1 : 5 万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要统一工作部署,统一工作标准。同时,要加强以中比例尺为主的区域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与遥感地质调查,发现新的资源远景区,为资源远景调查奠定基础。

  地质大调查中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主要定位为重要成矿区带重点矿种远景调查和潜力评价工作。 通过加强面上工作和整体评价,提交一批有利的找矿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为中央地勘基金、商业性矿产勘查提供新的后备基地。

  对于潜力大、远景好的矿产地,要加大力度,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加强新地区、新层位、新类型矿产勘查示范,研究成矿背景,总结成矿规律和勘查技术方法,指导区域找矿,对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起到拉动和示范效应。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是在我国现有地质工作程度基础上,应用现代成矿理论及预测评价技术,组织全国相关地勘单位实施的摸清全国资源“家底”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对于国家宏观战略的制定和矿产勘查科学部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尽快提交阶段性成果。

  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方面,应进一步明晰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在 2007 年的部署中,主要是开展重要经济区、主要城市群、大江大河、跨区域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国家重大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主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 1:5 万详细地质调查和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等。按照《决定》精神,核心是突出国家需求、突出面上工作,以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服务国土规划整治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为目标,集中资金加强中央政府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地质科技方面,要围绕重要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国民经济建设、重大基础工程建设等需求,组织重大地质问题攻关,要集中力量,集中目标,重点解决地质工作中的关键理论和方法技术问题。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重大地质问题,推进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查关键技术创新。在基础研究方面,在优势和特色领域坚持开展创新研究,攀登科技高峰,提升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境内外项目协同配合,推进境内外地质找矿对比研究,提高我国地质矿产研究工作认识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