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卓越、杰出地质人才和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宣传专栏 > 李四光学者(卓越地质人才)
男,51岁,博士,专业技术二级,地科院资源所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室主任,专业方向: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
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或基础地质问题情况:
1.创建冈底斯成矿带岛弧型斑岩铜金成矿作用模式。提出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存在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的认识。
2.发现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铜(金)矿床,结束了西藏没有超大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的历史。
3.发现确认冈底斯斯弄多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使广泛发育于西藏冈底斯南部的古近纪林子宗群陆相火山岩出露区有望实现富银铅锌矿的找矿突破。解剖冈底斯成矿带推覆滑覆构造显著的控岩控矿特征,并在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铜山南坑得到勘查验证,解决了世界级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巨量金属堆积和成矿的关键因素。
实现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情况
1.主持勘查评价西藏雄村超大型岛弧型斑岩铜(金、银)矿床,取得重要找矿突破,铜资源量238万吨,伴生金资源量202.7吨。
2.主持勘查评价西藏甲玛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新增Cu资源量700万吨,Mo资源量69万吨,Pb+Zn资源量105万吨,伴生Au资源量152吨,伴生Ag资源量9995吨。
3.主持勘查评价阿里尕尔穷铜金矿,实现班怒结合带南缘矽卡岩铜金矿的找矿突破。
4.破解青藏高原未发现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找矿突破的难题,铁格隆南的铜资源量突破850万吨,拿若的铜资源量达到251万吨。
促进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情况
1.提出冈底斯成矿带存在俯冲型铜金成矿作用的新认识。突破前人“海底喷流成矿”的观点,提出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一个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发现该矿床由四种矿体类型组成(四位一体)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构建了“斑岩+矽卡岩+角岩+推滑覆构造控岩控矿模式”。
2.提出西藏班怒带、冈底斯成矿带存在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新认识。
促进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情况
1.建立了一支西藏重要成矿带固体矿产勘查评价及创新的55人团队。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西藏铜多金属成矿理论创新及找矿突破的重要研究基地。个人和团队入选了国土资源部首批“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和“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6名年轻人获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2.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54名。
3.为地调局组织培训3次,部勘查司组织培训1次,人社部组织培训2次,西藏局组织培训4次,培训人次超过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