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地质事业 志在找矿突破——访李四光奖获得者、云南地调局局长李文昌
——访李四光奖获得者、云南地调局局长李文昌
来源:国土资源网
作者:张金萍
发布时间:2011-04-26
在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号角吹响之际,云南省整装勘查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传来重大喜讯:探获3个超大型与5个大型矿床。在一年多时间里以动作最快、工作最实、成效最大打响云南三年地质找矿行动计划的第一战役,使我们将目光聚焦到始终担负云南整装勘查规划统筹和组织实施决策者——云南省地质调查局身上。日前,记者在云南矿区采访了曾获得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的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局长李文昌。
白族找矿专家跑遍云南每一个县
“三江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地质百科书,能在这块土地上探索、耕耘,对地质人是一种福气和荣耀,我愿为此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3月12日,李文昌在云南大理的北衙金矿整装勘查区接受采访时这样深情地表述。
生长在三江流域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之滨的李文昌从1981年开始从事地质工作,30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三江地区。“地质工作确实苦和累,可是通过十几年野外地质工作,从地质填图到钻探编录、综合研究,从地质队员到总工程师,再到省地调局局长,我尝到了工作的乐趣。”
“尽管已经攻读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但为了全面调研和考察各种类型矿床,几年时间里我和李局长跑遍了云南所有129个县,甚至有时候在矿区一天步行60多公里。”云南省地质调查局的一位司机告诉记者。
正是满怀深深的地质情怀和全身心投入找矿工作,李文昌在担任云南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兼云南省地质调查院院长期间,率领他的团队经过10多年的刻苦攻关,通过大量野外调查、模拟研究等,在找矿理论和勘查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潘桂棠、侯增谦、莫宣学等一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岛弧盆成矿论”和“陆内构造转换成矿论”,较好地揭示了三江古特提斯多岛弧盆式成矿作用和新生代伴随走滑/剪切/推覆的构造转换成矿作用。针对不同的成矿背景和矿床类型,探索出了5套找矿集成技术被广泛推广应用。由于成矿理论突破和方法技术创新,三江云南段先后发现了12个大型、超大型矿床,潜在资源价值超过了5000亿元,现在都已转入规模勘查开发,为云南省的矿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科学地解决了三江地区找矿的重大疑难问题,在高山峡谷间打开了一座座聚宝盆,李文昌也因此被喻为了白族找矿专家。
最满足与欣慰的还是发现矿
“十五”期间三江找矿效率名列全国前列。由此,为地质找矿事业默默奉献智慧和艰辛的李文昌,也因为在普查找矿、矿床勘查、地质科研以及参与组织实施重大地质项目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一系列高层次的权威荣誉。
由李文昌主持完成的《西南三江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和勘查评价》项目,以其理论创新和在找矿上的突破性成果,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这是云南省首个以本省省属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所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第一完成人,2006年1月9日,李文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从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荣誉证书。3个月之后,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李文昌又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手里接过了中国地质行业最高层次的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除了成为云南省科技创新优秀人才外,他还获得了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被授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此外,李文昌还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课题和有色金属基地勘查等10余个项目,将成矿理论与勘查实践紧密结合,着力解决制约找矿的重大地质问题,在三江成矿规律研究与勘查评价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
凭借艰苦奋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地质科学领域取得了一个个重大成果,为云南争得了荣誉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此,年仅49岁的李文昌表示:“这些证书和奖章凝聚了云南地质人几十年的工作成果,证明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但“最让我满足与欣慰的,还是发现矿。”
就是这样,热爱云南山山水水的李文昌在成就和荣誉面前,数十年执着于地质找矿事业的痴心从不改变。2010年11月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李文昌这样表述:“在这样一个成矿条件非常好的地方开展工作是我的一个心愿,我期望在找矿上实现新的突破。”
云南地调局肩负找矿突破重任
2008年5月9日,对李文昌来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这一天,全国首支省级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云南省地质调查局成立。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出席成立仪式并亲自授印,副省长刘平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领导参加了成立仪式。出任全国唯一的省级地质调查局局长,李文昌深深地感到了肩上的重担,“云南省地质调查局肩负找矿突破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 。
定位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和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云南省地质调查局,该如何在公益性地质工作引导和拉动商业性地质工作中,通过探索矿产勘查工作统一部署实施机制、投资主体与勘查作业主体协作互动机制、矿产勘查利益调配机制来推动地质勘查体制机制创新的课题呢?
李文昌介绍,云南省地质调查局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做实基础”原则,从整体上统筹规划地质工作,通过科学选区,合理部署,集中全省的地勘力量,集中精力开展重要矿产的找矿工作。目前,云南省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覆盖面积提高到24.37%,突破了十多年来完成覆盖面积一直徘徊在16%~18%的局面。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云南省地质调查局结合2008年5月签署的部省合作专项和2009年年底启动的“云南省三年地质找矿行动计划”,在“整装勘查、合作勘查、加速勘查”的总体思路指导下,优选了16个整装勘查区、12个重点勘查区和8个省级地质勘查基金项目,作为云南省三年地质找矿行动计划的首批启动项目。然后通过筛选论证整装勘查区、确定勘查项目、明确重要成矿区带的主攻矿产类型,在统筹兼顾中积极稳步推进整装勘查工作。正是细化落实了整装勘查任务,组织协调好了全省地勘单位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力量,充分调动了矿业企业的积极性,云南省各整装勘查区和重点评价区内先后取得了重要找矿信息和找矿成果。如,发现的超大型铜矿——香格里拉县普朗铜矿已探明铜资源650万吨,预计资源潜力将达1845万吨;麻栗坡县南秧田超大型钨矿初步控制钨资源量超过30万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达70万吨;鹤庆县北衙超大型金矿累计查明黄金资源量127吨。
在短时间内地质找矿结硕果,有什么样的“秘密武器”呢?李文昌表示,主要亮点是云南省采取了统一部署的整装勘查新机制。首先,按照云南省地质调查局提出的“统一找矿思路、统一勘查方法、统一工作进度、统一预算标准、统一质量要求”五统一原则,在整装勘查区内,通过“成熟一个区块,安排一个区块,成熟一个项目,启动一个项目”的思路,集中主力重兵全面评价整装勘查区矿产资源。其次,整装勘查中实施企业参与收益分配的联合勘查,激励机制使找矿有力推进。再次,发挥国有勘查单位找矿主力军作用,以技术、人才、管理等硬指标严格考查确定勘查主体。尤其是成立了地质找矿省级专家委员会,为找矿突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智囊” 保障。
针对下一步的工作,李文昌指出,云南确立了以重要矿集区、老矿山外围及深部为重点区域,将在14个重点勘查区带、64个整装勘查区部署勘查工作。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将继续在“带好队伍,做好项目,树品牌出成果出人才”的思路中,力争为全国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