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 新时期地质人

杜鹃花开高原红

——记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科院盐湖中心女博士伍倩

作者:周志兴 发布时间:2011-03-21

    伍倩,一位美丽的新娘坐在我面前。

    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庞,一笑两个小酒窝,加上细挑的身材,更加亭亭玉立。

    这样一个小家碧玉,竟是刚刚从藏北高原下来。在海拔4475米高的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文布乡当雄错盐湖,伍倩已经进行了4个多月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一个天津科技大学的博士,如何走进地质工作的行列?一个柔弱的女孩,如何在生命的禁区独自进行科研工作?带着一份好奇、一份敬意,趁着伍倩回老家南昌完婚的机会,记者采访了她。

走近郑绵平

    2010年3月,27岁的伍倩在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取得制盐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她的户口已经落在北京,也已联系好几家工作单位。在难以作出抉择之时,她向自己的导师、著名盐业专家孙之南教授征求意见,教授推荐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中心,并介绍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郑绵平院士和他领导的盐湖中心,在盐湖研究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你的专业是制盐工程,专长是海洋化工,这些都与盐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对口,在那里一定会大有作为的。”孙教授鼓励自己的学生。

    导师的话在年轻姑娘的心里激起了阵阵涟漪。郑绵平的名字早已耳熟能详:天津科大海洋学院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中心是长期科技合作单位,郑院士是学校的客座教授,还担任了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科大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多年来,伍倩一直用郑院士投身青藏高原盐湖研究五十多年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巨大成就激励自己。

    北京是迷人的,这里有都市的繁华;西藏是诱人的,那里有事业的发展。反复斟酌后,伍倩选择了事业——去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中心!“我这人真经不起诱惑,老师一说,我就动心了。读了20年的书,学了10年的专业,一定要派上用场。能在郑院士这样的世界级大师手下搞项目,也是一种福分。” 伍倩笑着对我说。

    当伍倩坐在郑绵平面前时,这位77岁的老人也笑了:“小姑娘,西藏很苦呢。”“我是井冈山老区来的,不怕苦。” 伍倩不甘示弱。

    “我们这项目很难呢。” 院士继续说。“搞科研就是攻难关,越难越有成果。有您和这么多高水平老师的指导,没有攻不下的难关!”伍倩表态的同时,情感上又往院士靠近了一步。

    院士接纳了伍倩,盐湖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批准了她博士后科研课题:《碳酸盐型盐湖卤水钾盐为主富集规律与提取研究》。研究地点: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文布乡当雄错盐湖。

走进藏北高原

    九月,伍倩去了西藏。临行前,她在QQ空间写下了两个字带两撇:“天路~~”,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势。但直到坐上拉萨到尼玛的班车,她才真正品尝到“天路”的滋味。

    从拉萨市到尼玛县,只有855公里,上午9点开车,凌晨1点才到,崎岖险峻的山路和泥泞颠簸的河滩路,整整开了16个小时。第二天从县城到文布乡,又是3个多小时的车程。“强烈的高原反应也来了,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头晕目眩,脑袋炸开了,肠子都快颠出来了。虽然先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还是没有想到有那么难。不过在同行的盐湖中心党支部书记贾沁贤博士一路的照顾和鼓励下,终于还是挺过来了。” 伍倩叙述着她的第一次进藏经历。

    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中心当雄错实验基地还在建设中,伍倩暂时住在乡政府,吃饭就在基地搭伙,食堂每半个月才到尼玛县城买一次粮食蔬菜,谈不上口味营养,填饱肚子就行。没有水,伍倩每天都要翻过山坡,挑桶去接雪山流下的水。没有电,乡政府靠太阳能发电,遇上天气不好,电发不出来,漆黑一片,啥事也干不成。高原的冬天冷,气温都在-20℃上下,砍煤和烧煤炉对于南方姑娘还是头一回,常常是把手划破了,把脸熏黑了,炉子还是点不着。最难的是洗澡,几个月以来,伍倩就去过两趟县城,都是去洗澡,回来车子一颠,满身又是灰尘,几乎白跑一趟。

    生活上的苦并不可怕,最难受的是孤独。乡政府旁竖了个移动信号塔,风刮雪压,信号时有时无。没有网络,外面的事不知道,资料查不到,电子邮件发不了,要想向郑院士和项目负责人乜贞、卜令忠等专家汇报课题进展情况还得专程跑趟县城找个网吧。“没有互联网的日子真难熬,都快逼疯了!” 伍倩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想念亲人,想念师长,女博士一百多个高原之夜,是在思念中度过的。

    “其实也没啥,顶一顶也就过去了。”轻松潇洒的神态,再次出现在伍倩的身上。伍倩刚到时,藏民们很惊奇,孩子们都跑到工作基地来看北京来的漂亮“阿佳拉(藏语,阿姨的意思)”。基地的同事对她很关心,很照顾,包括修建实验盐田的藏族民工,对她的工作都非常支持。但对她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老西藏”、老地质们。常住乡政府的副乡长罗志勇夫妇俩是江西萍乡人,他们把孩子丢在老家,来西藏工作已经多年了,过年也回不去。伍倩说:“我们所里那些跑野外的,工作都在无人区,条件更差。特别是郑院士,70多岁了,一年还来几趟高原。搞地质的真伟大,哪里艰苦往哪里跑,没有高尚的情操,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坚定的信念,无论如何也坚持不下来的。”伍倩把他们当作学习的榜样,带着对盐湖的痴迷和热爱,将自己完全投入到工作中,以超人的毅力,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在藏北高原站住了脚。

走在当雄错盐湖

    辽阔的青藏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大于1平方公里的就有835个,盐湖有400多个。一个个湖泊,就是一个个聚宝盆,除有常见的膏盐、芒硝、镁盐等“普通盐湖”外,还有盛产富含锂、硼、钾、铯、铷、锶等稀碱金属和非金属的“特种盐湖”,资源的潜在价值在1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我国盐湖资源的总体开采方式还很落后,综合利用程度低。郑绵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致力于青藏高原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已长达50年之久,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特别是发现了新类型扎布耶湖锂矿床,为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树立了典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承担的地质大调查项目《富钾卤水提钾和综合利用试验研究》,目标就是探索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工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伍倩的课题,就是这个项目其中的一部分,并同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美丽的当雄错盐湖,地处藏北高原腹地西南,海拔4475米,5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烟波浩淼,碧波万顷,是一个亟待开发的聚宝盆。经过多年的勘查,地质资源储量已经查明,是一处综合型的大型锂盐湖矿床。但是,盐湖卤水演化过程的资料还很缺乏,再加上盐湖本身含盐量也较低,因此开发起来并非易事。

    伍倩在湖畔选址并设计了六级日晒盐田,最大的一个有1500平方米,将卤水依次经各级盐田的自然蒸发,富集水中的盐类矿物,探索卤水蒸发浓缩规律,研究优化盐田工程的工艺流程,从而实现碳酸盐型盐湖矿产资源的大规模生产及综合利用,争取使当雄错盐湖成为第二个扎布耶盐湖,在藏北高原再放异彩!

    4台柴油机水泵拉来了,60多袋抽水管拉来了,各种仪器设备也都相继运抵基地:这些有的是离京前伍倩在北京定购的,也有的是在拉萨购置并托运上来的。看着堆成小山的物资,第一次走出校门的伍倩傻眼了,不知如何下手。还好基地的同事和当地政府伸出了友谊之手。基地的卜令存和叶玉纲等同志不仅帮助联系了运输车辆和挖掘机,还亲自到现场帮助指挥施工,并组织藏民助战。一个多月来,伍倩吃不香,睡不着,天天在现场指挥修建盐田,安装设备。当哗哗的湖水顺着抽水管流进盐田时,伍倩高兴得跳了起来,赶忙拉着大家合影留念。

    在以后的日子里,伍倩每天都要步行两公里,到盐田记录气象数据和卤水蒸发的情况,并采集卤水样品带回基地请化验员马万云同志帮助测试分析。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整理数据,常常熬到凌晨一两点钟。遇到困难,她就向基地的老同志求教,向远在北京的未婚夫刘马林倾诉。刘马林是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的博士,现留任清华大学做助理研究员。两人是三年前在清华做博士课题时相识、相恋的,三年的时间聚少离多。对伍倩的事业,刘马林非常支持,伍倩选择到西藏盐湖做课题,当时正在美国做科研的刘马林第一个表示赞同。每天,伍倩都要给刘马林发信息,告诉项目的进展情况。刘马林也会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利用清华的资源优势,帮助解决研究中的一些难题。刘马林开玩笑说,就当这是地科院和清华的合作项目,伍倩和刘马林的合作课题。

    由于基地的实验条件不够完备,部分样品的分析检测和盐矿鉴定等工作需要回北京进行。伍倩利用这个机会过年回老家把婚事办了。这些天,针对实验结果,伍倩忙着与郑院士和项目其他老师商讨并拟定下一步的实验方案和计划,为二度赴藏做充分准备。

    春天到了,井冈山上的杜鹃花开了,伍倩要回当雄错盐湖了。来自井冈山上的这朵红杜鹃将会在藏北高原开得更美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