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年底,云南麻栗坡整装勘查项目经过近3年的艰苦奋斗,探获30万吨钨资源量,达超大型规模。这一重大发现的背后,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麻栗坡项目组成员们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斗。
进军麻栗坡
2008年7月,成都地调中心主任丁俊开始筹备部署云南麻栗坡整装勘查项目的各项工作。麻栗坡项目组成员涵盖了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多学科技术人员,是成都地调中心历年来独立承担项目的团队中,最年轻的一支队伍。为了弥补年轻队员经验不足的缺陷,丁俊特意安排成都地调中心资深区调专家廖光宇先生进入麻栗坡项目组,为年轻的队员们保驾护航。近几年地质人才断层现象日益成为制约地质找矿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在地质工作认识和经验上的不足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而目前仍活跃在地质界的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先生已为数不多,丁俊希望通过廖老等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去感染、带动新人的成长,用麻栗坡找矿典型给更多的年轻人树立典范。
2008年9月中旬,麻栗坡整装勘查项目组进驻麻栗坡矿区。“80后”的项目组在这里打响了长达两年半的麻栗坡找矿攻坚战,并铸就了他们日后引以为豪的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老君山精神”。
攻克老君山
2009年11月,项目矿产检查工作进行到海拔2500多米的老君山。站在山脚下,望着矗立在眼前看不到山顶的老君山,多少人望山兴叹。据老乡说就是当地人也至少要一天才能爬到山顶,更不要说工作了。但是,老君山是工作重点区,有很好的钨、锌异常,是很有远景的区块,必须拿下。为了摄取野外第一手宝贵资料,只有27岁的项目负责人张林奎当机立断——“必须迅速拿下老君山”。为了保证安全,他们早上5点钟起床,晚上9点前各小组成员到指定地点会合。但有一次,其中一个小组的成员晚上9点以后还没有到达指定会合地点,这可把大家急坏了。这种地方手机是没有信号的,张林奎深知山里的情况有多恶劣,山密坡陡,不仅寒冷,还没有人家,危险不言而喻。正在大家焦急等待时,突然一束光穿过丛林照过来,“他们回来了!”大家抱着、跳着、欢笑着,张林奎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没有太多表情,只轻轻说了声,“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这二十几分钟的等待,或许会成为他一生中最长的等待吧。经过两个星期,老君山这块“硬骨头”终于被这几个年轻人啃下来了,当坐在回城的汽车里回望老君山时,他们开着玩笑说,“老君山,也不过如此。”
对麻栗坡项目组来说,像老君山这样艰苦的地方不少。特别是云南紫外线极强,如果是夏天,白天不仅要经受太阳的暴晒,还要经受在植被下面的水汽蒸煮。为防止毒虫叮咬,衣服必须是高领长袖,裤子要紧口,皮肤不能外露。度过劳累凶险的一天,晚上还得挑灯夜战整理资料。久而久之他们已经不知道什么叫疲劳了。
成长蜕变的新一代
2008年,项目刚启动,项目组成员初到麻栗坡时,毫无例外感到震惊。工作区起步在老山附近,该区山高坡陡,一般坡度都在四五十度,接近主峰阵地的地段达六七十度,山上都是茂密的竹林荆棘,举步艰难。还有至今仍未排尽的地雷,上下只能沿着部队战时开辟的狭窄通道,万一不慎,就有触雷的危险。由于大部分项目人员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缺乏经验和历练,面对资料不熟悉、工作任务艰巨和如此凶险的环境,当时就有一个女孩儿要求回家。丁俊便委托党委副书记王全海赴矿区了解情况,经过王全海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这个插曲才算结束。
2009年7月,石洪召、陈敏华和张彬分到一组进行落水洞一带的异常查证。该区地形复杂,举步维艰,但此时的他们已经见惯了各种艰难险阻。一路上,随着众多矽卡岩的发现,大家无比兴奋,嘴里不停地念叨“又要发现矿了”。当大家追到异常浓集中心时,新的困难出现了,桥被河水冲毁了。望着湍急的河水,考虑到个头只有1米5的石洪召,如果强行过河肯定会被河水卷走,于是他们决定绕行。3个半小时以后,他们胜利到达对面沟中,找到了铅锌矿。等大家查清异常,才发现身体已经疲惫到麻木。
在麻栗坡的日子是艰苦的,可是我们的地质人员仍然能苦中作乐。一次,王鹏和任光明在老岩寨路线时,发现一条怀孕的母蛇,他们小心地将蛇妈妈放进装样品的袋子,将它安全护送回了原始森林。临别他们还不忘和蛇妈妈亲切合影。
我们的地质工作者就是这样的朴实善良,对待工作是那样的兢兢业业,对待自己的战友是那样的无微不至,对待当地的老乡和一草一木是那样的细致入微,唯独对自己是那样的毫不在意。
任光明,2008年7月入职;9月,母亲得了乳腺癌。作为长子的他把母亲接到了成都,并且准备立即进行手术。可高额的手术费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是他始终一个人担着。母亲刚刚做完手术,他就出野外了,把母亲托付给了自己的未婚妻。同在地质行业的未婚妻,每天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工作,还要照顾刚刚做完手术的母亲。高强度的工作和过大的心理压力让她也病倒了。任光明默默地扛下了这一切。项目组辗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让他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返回成都照顾家人。作为项目第二负责人的他,尽管心里无比牵挂自己的母亲和未婚妻,但生怕因此影响工作进度,坚决要求留下。以后的每天里,他都起早贪黑地跑最远的路线、做最艰苦的工作。
在艰难的环境中,在一个又一个障碍地锻造下,我们年轻的地质工作者就是这样慢慢成长蜕变,逐渐成为堪当大任的地质精英。
无私奉献的老专家
曾经被社会称为“垮掉的一代”的“80后”为何能如此忘我地工作,甘愿把美好青春献给荒野、把足迹留在边区?带着疑问,我推开了资深区调专家廖光宇先生办公室的门,想从这位长者口中一探究竟。
提起麻栗坡,廖老显得格外激动:“丁俊主任的这个决策是一个创举啊,让年轻人一毕业就参加区调工作,培养他们基础地质调研能力。这帮年轻人也不负重望,干起活儿来很忘我,很踏实,出了大成果,很了不起啊。”
他接着说:“麻栗坡是个热点地区,很多院士、学者都在这里做过研究,你看这个报告,专家学者的定论也很多。可是年轻人尊重老一辈地质工作者成果的同时也不盲从,在自然地质现象面前勤于思考,更正了前人很多论断,甚至建立起自己的学术体系,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说到丁俊主任,他更是推崇有加,“麻栗坡整装勘查项目凝聚了丁俊主任大量的心血,从项目负责的选择到成员专业的搭配,他都做了细致思考。”廖老清了清嗓子更加激动地说,“丁俊主任自己也没有放弃麻栗坡区域问题研究,他发现麻栗坡南秧田白钨矿和澳大利亚的Broken Hill矿有不尽相似之处,便通过国内外业界朋友搜集了很多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材料,供麻栗坡项目组成员做比较研究。这对于一个大区中心一把手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临别,廖老还不忘叮嘱我:“我从来不吹牛,可是这个项目组真的很了不起,你只要把他们如实地反映出来就已经足够了。”可是说到自己,他只淡淡地说了句,他在项目里只是帮助年轻人做做辅助性工作。可是我早已知道,这个和蔼可亲的老先生在工作中历经了50余载的最为艰辛的区调生活,被称为地质尖兵中的尖兵。2000年在青藏高原参加野外地质工作时因突发下壁心肌梗塞而差点撒手人寰,后经心脏搭桥手术竭力抢救才得以脱险。由于长年在野外工作,廖老脚踝增生非常严重,留下了跛脚的毛病。但是从麻栗坡项目启动到野外工作结束,他都从没有离开过项目组,被项目组成员戏谑地称为“保姆”。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很低,一顶发白的黄色遮阳帽,上面已经缝上了几条黑线;一件已经变形的T恤,上面还写着饲料广告;一双最便宜的军用解放鞋,补了又穿,穿了再补,他说那样穿着舒服。一位地质大家的风范,不仅表现在治学严谨上,还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廖老的敬业、善良、真诚,每天都在感染着这群“80后”。
两代地质人无间的合作,托起了30万吨超大型钨矿。同时,地质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矿业基地宛如一朵朵奇葩开遍祖国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