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为生态文明服务的地质调查工作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李金发 发布时间:2014-01-10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抓手之一,凸显了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目前,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地质调查工作应主动适应这种形势,在工作内涵和服务对象上要进行深度调整,促进深刻变化。

  形势与挑战——我国地质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近30年压缩式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资源、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巨大压力——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气候变化问题突出、地质灾害频发……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更加强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战略融合,突出为社会生态文明可持续服务的宗旨。为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开发利用高效洁净的新兴能源,最大限度地优化能源结构。

  面对严峻形势与挑战,我国地质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略显不足,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一是统筹规划能力不足。美国的十大经济区与生态保护区分布基本重合,反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与生态“三生一体”布局,而我国重要经济区位于东部,生态功能区却主要展布中西部,“三生”分离严重。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国土空间顶层统筹规划与布局不足,另一方面,也未能体现出地质工作在服务经济区划中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

  二是地质调查领域不够宽,监测网络,特别是地下水、地质灾害、矿山环境等监测网络还不够健全。

  三是地质调查能力有待提高。队伍规模不够,专业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尤其是领军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装备能力不足、结构不合理。

  四是服务资源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发挥不好。

  五是地质工作理念亟待转变,管理水平亟待提升,主动服务意识亟待增强。

  面对上述形势与挑战,中国地调局如何引领地质工作,构建资源基础、环境基础、工程基础和生态基础,支撑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并通过融入生态文明的新理念与新观念,进一步促进地质工作的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思路与目标——实现两个“更加”,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质是改变传统的资源观、发展观和价值观,寻求均衡发展,强调代际公平,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保障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围绕这一目标,地质调查工作要瞄准一个关键带,夯实四大基础,树立五个观念,建立六大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一个关键带:地球关键带或临界带,是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与大气圈的交汇处,是人类活动最为频繁、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和影响最为显著的区域,被视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临界带物质、能量的交换过程控制着土壤的发育,水的质量和流动,化学循环,进而影响资源和环境的演化,而这一切对地表生命非常重要。这个带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象,也是现代地质工作的主战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地质工作基础和支撑,加强地质工作需要树立和融入生态文明新理念。

  四大基础:资源、环境、工程和生态服务四项地质调查工作,是构建“大地质观”的基础。

  五大观念:地球系统科学观,回答地球系统形成与演化、运行与发展等科学问题,为生态系统的管理、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地质工作全球观,从全球的角度,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应对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数字地球观,通过系统采集海量地学数据,依靠大数据的处理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并实现对地球高分辨率、三维描述等成果表达;资源生态观,资源利用理念由狭义资源观、资源产业观向资源生态观转变,资源管理理念由数量管理、质量管理向生态管理转变;自然资源价值观,通过对各种自然资源价值的综合评估,统筹协调同一空间内各种自然资源的协调开发,实现自然资源的生产力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协调统一,为自然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六大体系:调查与评价体系、地质环境探测监测体系、地质过程模拟与预测体系、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体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系、科技创新与支撑体系。前三大体系对应了大地质工作需要覆盖的四大流程领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是地质工作服务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柱之一,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系是缓解资源矛盾,提高综合利用率的“节流”举措,科技创新则贯穿前五大体系。

  在工业化初期,地质工作重点解决资源的数量瓶颈约束问题;中期阶段,重点应转移至资源供给的质量约束问题,主要服务于产业升级和国土空间布局的优化,是质量约束问题;工业化中后期,重在解决资源供给的生态约束问题,以提高生活质量,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地质工作“两个更加”目标,即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任务与重点——推动开展“生态地质调查行动”

  一是建立地球系统科学新体系。

  人、环境、地球、天体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整体,地球系统科学新体系应是由内系统和外系统组成,外系统是由与地球相互作用的天体构成,内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陆圈和生物圈各子系统组成。所以,当代地球系统科学就是研究天体与地球以及地球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与反馈的机制和规律,以及控制这些变化的机理。围绕着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以“地球关键带”为重点,通过创新理论,革新技术方法,建立地质调查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从而,建立起从微观、宏观到宇观,从地表到深地、深海、深空和深时的探测与监测体系,形成大数据,为“数字地球”打牢基础。

  二是建立地质调查新体系。

  基础地质调查领域,调查内容由基岩填图为主拓展到森林、沼泽、湿地、海岛、海岸带等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实现调查工作的全覆盖;调查方式由“网格式”为主向“目标式”为主转变;调查手段和用途由单一向综合转变;成果表达与服务由二维向三维、四维转变。

  资源调查领域,要加强资源潜力评价,区域矿产资源调查,科技攻关、示范与推广。工作重心逐步由铁、铜、铝等大宗矿产逐步向“三稀”、重要非金属等优势矿产/新兴矿产转移;由常规油气调查向非常规/清洁能源调查转移,如页岩气、煤层气、核能和地热能等;由单矿种、单元素评价向多矿种、多元素兼探和综合评价、集约节约和综合利用转变;加强矿床、矿山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和监测。

  水工环调查领域,在加强传统水工环调查研究的同时,要着力拓展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城市群、重要经济区带和生态功能区等领域。要开展水循环、荒漠化、石漠化、湿地等与生态环境相关性研究,加强全球气候演化与变化规律研究等。加强地下水、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由事后应急向事前预警转变,由被动治理向主动预防转变。

  海洋及新领域,加强海洋资源与环境调查,加强大洋地质调查;加强境外地质调查,建立全球地质和矿产资源信息数据库,拓展月球等星体探测研究和极地资源环境调查研究。

  三是建立自然资源一体化管理的系统评价体系。

  在一定空间和区域内同时赋存有多种自然资源,而对某一种资源而言,其他资源就构成了这种资源的环境,这样就把资源与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对这些资源进行评价与综合分析,可以判断某一区域内各种资源的赋存价值和禀赋状态以及自然资源的总价值,形成资源环境统一价值体系,有效地建立生态环境有偿补偿机制,为综合利用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同时,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自然资源的概念范畴得到了持续的扩展,地球上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类型越来越丰富。以往对自然资源单一的或单方面的评价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从更高角度和尺度上对自然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成为需要和趋势,评价体系包含自然资源系统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关联性评价三个方面。

  四是建立资源数量质量与生态综合管护的技术支撑体系。

  我国的资源管护已经历了从数量管护跨入质量管护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一体的管护体系迫在眉睫,与之相适应的地质调查技术支撑体系应该发挥基础性、先行性作用。首先,加强土壤、地下水、矿床、矿山等自然资源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无论是土壤、地下水、矿山,还是植物、大气的质量和生态都是地球化学元素在各圈层循环中的迁移富集,有益元素富集好,有害元素富集在标准范围内,资源的质量和生态就好;反之,有害元素富集超出标准,资源的质量和生态就差。通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查明各种资源地球化学赋存状态,根据数量、质量和生态禀赋状况为资源分等定级。其次,构建生态地球化学动态监测体系、生态环境修复体系。动态监测是形成大数据的主要来源,在调查与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建立起生态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过程的动态模拟模型、预警模型和修复模型等,为集约节约、高效合理利用资源和“三位一体”的资源管护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五是积极推动开展“生态地质调查行动”。

  围绕上述战略重点,需要尽快启动一批地质生态行动计划,积极推动并开展数字地球、生态资源战略、生态地质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综合评价与管护、海洋资源环境保障以及境外地质信息技术服务的地质调查工作等“六大行动”。其中,数字地球行动侧重于认识自然,重点是认知地球关键带;生态资源战略行动,对应资源的开源节流与综合利用,战略新兴产业原料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综合评价与管护,是建立起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一体化管护的的技术支撑体系。

  (作者系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