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 直播文字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金发: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密切配合,强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中国石油集团、北京大学、中集集团等单位的全力协作下,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采取得圆满成功。现将有关情况发布如下。
一、试采成功及最新进展
本次试采作业区位于珠海市东南320千米的神狐海域。3月28日第一口试采井开钻,5月10日下午14时 52分点火成功,从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到5月18日上午10时,连续产气近8天,平均日产超过1.6万立方米,超额完成“日产万方、持续一周”的预定目标。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现场宣布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采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来贺电。
至5月26日,试采井连续产气16天,平均日产超过1万立方米。5月27日开始,按照施工方案开展温度、压力变化对储层、井底、井筒、气体流量等影响的科学测试研究工作。截至目前,已连续产气超过22天,平均日产8350立方米,气压气流稳定,井底状态良好。试采安全评估和环境监测结果显示,钻井作业安全,海底地层稳定,大气和海水甲烷含量无异常变化。取得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持续产气时间最长、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是国土资源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关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又一次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二、实现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自主创新
一是实现三项重大理论自主创新。
第一,初步建立了 “两期三型”成矿理论,指导在南海准确圈定了找矿靶区。第二,初步创建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理论,指导试采实施方案的科学制定。第三,初步创立了 “三相控制”开采理论,指导精准确定试采降压区间和路径。
二是实现六大技术体系二十项关键技术自主创新。
第一,防砂技术3项。包括“地层流体抽取”、未成岩超细储层防砂和天然气水合物二次生成预防技术。第二,储层改造技术3项。包括储层快速精细评价、产能动态评价等技术。第三,钻完井技术3项。包括窄密度窗口平衡钻井、井口稳定性增强和井中测试系统集成技术。第四,勘查技术4项。包括4500米级无人遥控潜水器探测、保压取样、海洋高分辨率地震探测和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技术。第五,测试与模拟实验技术4项。包括微观测试、开采现场测试、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参数模拟实验和开采模拟实验技术。第六,环境监测技术3项。包括多学科多手段环境评价、立体环境监测和井下原位实时测量技术。
三是实现三项重大工程管理系统自主创新。
第一,目标导向的顶层设计系统。瞄准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领跑的目标,科学制定方案,组建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为核心的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科技攻坚团队。第二,“四轮驱动”的协调运行系统。同步推进试采目标井位优选、技术研发、平台装备工艺、安全与环境监测评估等4项核心准备工作,实现试采各环节有序衔接、各项工作互相促动,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第三,“四性统一”的施工保障系统。坚持“目的性、系统性、创新性、安全性”相统一,严格按照试采技术方案精心实施。根据现场情况,大胆创新,及时优化、完善施工方案。
四是实现七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
第一,研制了我国第一台4500米作业级无人遥控探测潜水器“海马”号。第二,研发了天然气水合物保温保压取样器。第三,研发了海底可控源电磁探测系统。第四,研制了适合试采储层特点的防砂筛管。第五,研制了用于实时监测海底形变的地震监测仪。第六,研发了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大型模拟实验装置。第七,利用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Ⅰ号”。
三、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
在南海北部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工作,目前完成高分辨率多道地震16.7万千米,钻探井88口,总体达到普查程度,重点地区达到详查精度,圈定了两个千亿方级的矿藏,控制资源量分别为1231亿立方米和1500亿立方米。在南海圈定11个有利远景区,19个成矿区带。我局根据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类型及赋存状态,结合地质条件,初步预测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美国科学家科温沃登(Kvenvolden)预测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为2.1×1016立方米,相当于21万亿吨油当量,这一结果已被国际科学界广泛引用。
四、环境安全
一是树立环境保护优先的理念,充分考虑各种环境风险因素,进行理论和技术攻关,制定了全流程的科学、安全、环保施工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
二是在试采前,开展了10余个航次的环境基线调查,获取了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水化学等本底数据,以及海底地层力学参数等。
三是在试采过程中,按照国际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工艺安全风险管理等,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利用大气、海水、海底和井下四位一体监测体系,对甲烷、二氧化碳等参数及海底沉降进行实时监测,与本底数据对比显示,甲烷等参数无异常变化,海底地形无变化,没有环境污染,未发生地质灾害。
四是试采结束后,我们将继续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环境监测,为制定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环境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五、下一步工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坚决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的贺电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时关于绿色发展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土资源部党组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勘察开采产业化进程的目标,全力推进后续各项工作。
一是争取神狐海域试采成果最大化。第一,继续延长试采科学研究时间,精心实施好后续试采工作。第二,系统总结本次试采的经验,科学评价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经济技术条件。第三,系统梳理分析技术经济参数和工程管理经验,为后续工作提供工程技术和管理模式支持。
二是加大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力度。第一,开展区域性的资源调查评价,摸清资源家底。第二,开展重点区的普查,落实资源量。第三,开展重点目标区的详查,提供2-4个大型资源基地,为推进产业化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三是开展不同类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第一,研发适应不同类型特点的试采工艺和技术装备。第二,开展重点目标区的试采。第三,建立适合我国资源特点的开发技术体系。
四是把加强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第一,围绕环境保护进一步完善理论技术方法体系,为安全可控的资源开发创造条件。第二,持续开展环境调查与监测,获取海洋环境参数,评价天然气水合物环境效应。第三,加强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技术研发,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绿色开发。
五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第一,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第二,建立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建设一流团队。
(2017-06-02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