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打造国际岩溶学术殿堂,用无可争议的成绩提交满意答卷

发布时间:2016-05-31


曹建华,岩溶中心常务副主任

  2008年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的巴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关于在中国桂林建立由教科文组织赞助的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及其运作的协定》。2008年12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岩溶中心”)在中国桂林挂牌成立,这是全球岩溶学术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Walter R. Erdelen 在岩溶中心成立大会上,强调“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以岩溶动力系统理论的发展为导向”;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先生提出“努力将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建设成一流的创新研究基地、一流的国际交流平台,为全世界岩溶地区的社会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结合岩溶中心本身专业特点和目标任务,岩溶中心在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管理、消除贫困与可持续发展及地球科学教育(培训)等方面在岩溶区(领域)提供支持,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关注发展中国家、尤其非洲地区国家。

  岩溶中心是UNESCO第一个地学领域二类研究中心,2008年12月,姜玉池被任命为岩溶中心主任,2009年9月,曹建华被任命为岩溶中心常务副主任,协助主任建设和运行岩溶中心,负责岩溶中心的正常工作。

三年构建,打造平台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是国际岩溶学术界最高的平台,如何打造、如何构建、如何与已有的国际学术平台建立联系、取得支持、共同打造?我们缺乏经历、更缺乏经验。在部、局、院和岩溶中心主任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以汪民副部长为主席的“岩溶中心”的理事会(由16人组成,外籍委员5人);经中心主任与学术委员会主任推荐提名,“岩溶中心”主任聘任了以袁道先院士为主任的学术委员会委员(由32人组成,其中外籍委员15名)。在第一次理事会上审议通过“岩溶中心”章程(并通过UNESCO的审查),审查通过“岩溶中心”财务、行政和人员管理办法,审查通过“岩溶中心”发展规划(2010-2015年)等重要文件。

  岩溶中心通过参加IGCP科学委员会、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的大会、国际地质大会、国际地理大会等与相关的国际组织建立联系,并推荐4名年轻科学家成为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委员,填补了国际地理联合会岩溶专业委员会没有中国委员的空白。

  通过拜访国内外知名的岩溶研究团队、教科文组织相关二类中心的拜访和学习、参加和举办国际交流研讨会,先后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15份,形成了适合岩溶中心自身特点的运行体制和机制、稳定的国际合作和支撑队伍。

  同时,在部局院所的大力支持下,岩溶中心在基础支撑条件、培养国际人才、出国际领先成果方面,努力工作。

六年运行,取得成效

  岩溶中心成功地举办7次国际培训班,吸引了6大洲33个国家的147名学员参与了培训,同时邀请了16个国家63名岩溶专家、学者作为教员参加培训班,培训班的内容包括:岩溶与全球气候变化,包括岩溶碳循环与碳汇效应,岩溶洞穴石笋年际、年代际高分辨率过去气候变化记录,揭示极端气候事件;岩溶水文地质地质与水资源;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岩溶塌陷与预警;岩溶景观与地质公园等岩溶区的资源环境问题。培训形式包括课堂讲座、野外实践、学员评估等环节。

  培训班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泰国学员参加培训后,带领访问团访问岩溶中心,并成功地申请获准国家级岩溶地质调查研究项目,极大地推动了泰国岩溶动力系统的研究。

  同时,岩溶碳循环及碳汇效应和岩溶生态系统研究,吸引了学员和教员的极大兴趣,先后寻求与岩溶中心的合作,已经成功实施了IGCP/SIDA598和科技部2项政府间科技协作例会交流项目。

  国际培训、学术交流,不仅为发展中国家输送了岩溶科学和技术、培养了人才,同时,也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丰富和充实了岩溶中心的技术手段,并成功输送岩溶中心6位年轻人成果深造,且学成回国,成为岩溶中心的骨干力量。

  2011年11月,岩溶中心成功地将中国岩溶碳循环及碳汇效应的阶段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科学》(2011年11月,334卷18期),进行宣传,引起国际学术界的热烈讨论。

  2013年9月,“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被科技部认定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科外发[2013]587号);

  2013年25-26日,岩溶中心通过第一个6年建设和运行的评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估组专家认为岩溶中心“已经成为一个高效的教科文组织二类研究中心;作为一个桥梁,促进了国际岩溶知识的交流与应用,扩大了岩溶知识在全球范围的影响;用突出的成绩完成了协议规定的各项任务”。

八年历程,开花结果

  岩溶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好的影响,2015年,岩溶中心出版《IRCK: THE FIRST 6 YEARS(国际岩溶研究中心6年历程)》(科学出版社),受到很好的效果,塞尔维亚IHP国家委员会主席、岩溶中心理事会理事Petar Milanovic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岩溶水文和岩溶工程专家,称岩溶中心是国际领先的岩溶研究团队。

  岩溶中心相关“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成果,以专刊(Karst contribution to global change)的形式在《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5)上发表。

  岩溶中心相关岩溶生态系统的最新成果,以专刊的形式,发表在《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5)。并负责李文华院士编著的《中国当代生态研究》(中英文版)中有关岩溶生态系统等章节。

  岩溶碳循环及碳汇效应方面的总结性的成果,被国际地理联合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作为2015年的学术进展之一,收录《Annual Geomorpholgy》(预期2016年6月出版)。

  2016年5月,岩溶中心第二期协定成功地在中国廊坊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在签署仪式上认为:

  自2008年成立之日起,作为地学领域的首个UNESCO二类国际研究中心,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一直是本地区同类机构中最为活跃、成果最为丰硕的中心之一。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从命名上来看就体现了跨学科的特点。通过关注于整个岩溶环境,而非某一个特定的学科方向,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岩溶问题和挑战,其研究和培训活动始终聚焦岩溶领域的各种环境和资源挑战,具体包括水土、矿产资源管理,旅游资源(尤其是世界遗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岩溶环境中的石漠化、水质、地表塌陷、洪涝灾害等工作。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采用了真正的国际视角开展上述各项工作,广泛吸纳全球的研究人员、管理者、专家、以及学生参与其中。如今,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非常期待看到该中心再接再厉,不断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2016年5月16-18日,在边界会议中心,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中心主任工作会议上,全球42个科学中心主任参加了会议,岩溶中心作为11个典型中心代表之一,在大会上进行了成果交流。大会最终形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中心北京行动计划。

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根据联合国2015年出台的“2030全球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岩溶中心的职能,岩溶中心在第二期建设、运行过程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1)加大国际交流人才交流和培养,吸引其他国家的青年来岩溶中心做博士后、拿博士学位(?),让全球优势岩溶国家均有岩溶中心培养的人才,派出中国优势年轻岩溶专家,成果深造,学得一技之长,回到岩溶中心服务,做强做大岩溶中心本部;(2)加大国际合作项目,力求2017年,获批新的IGCP项目,同时,加大对科技部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和国家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专项的申报,取得大的突破;(3)启动岩溶地质大科学计划;(4)推进“岩溶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建设好科技部“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岩溶中心常务副主任 曹建华 简介:

  曹建华,1963年2月11日出生于江苏海安县,1987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科系古生物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9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获土壤学博士学位;

  2006年获得博士导师资格,2002年11月~今,岩溶所,研究员,2007年~2014年,担任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9年至今,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15年,获得二级研究员资格。现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生物岩溶、岩溶区土壤学、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岩溶生态系统和岩溶碳循环及碳汇效应调查研究,承担国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2 项;培养硕博士32 名,发表论文162 篇,SCI 收录25 篇。

  一、学科前沿探索

  1. 出版《生物岩溶》专著,开拓定量研究。生物岩溶是地质学与生态学交叉领域。取得低等植物对碳酸盐岩侵蚀破坏证据,定量桂林地区藻类、地衣加速溶蚀速率20%和26-64%;出版《生物岩溶》。

  2. 提出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揭示岩溶生态系统富钙偏碱背景、双层水文地质结构等特征,掌握其结构、物质循环规律,出版《受地质条件制约的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

  组织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刊物 “Karst Ecosystem”专辑;负责李文华院士编著的《中国当代生态研究》(中英文版)中岩溶生态系统等章节。

  3. 深化认识岩溶区土壤资源与生态属性。“岩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一文被引用249次,而石灰土中氮形态转化成果发表在国际刊物《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4. 揭示岩溶流域尺度岩溶碳循环过程及碳汇效应测算方法。流域尺度岩溶碳循环过程包括3个部分:碳酸盐岩溶解、生成水体中的无机碳;水流与无机碳的迁移与转化;水生植物与无机碳-有机碳之间的转化。对流域尺度岩溶碳汇效应估算方法也相应更新为:流域无机碳通量+有机碳通量+水体有机碳沉积通量。而人为干预、增加岩溶碳汇的主要途径包括:人工选择和培育陆地植物,增加岩溶碳汇发生强度;土壤改良,增加土下岩溶碳汇的发生强度;水生植物的选择和培育,提高岩溶碳汇的稳定性。

  相关研究成果成功及岩溶碳汇的全球意义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道和宣传,引起国际学术界热烈讨论。

  二、服务国家目标

  5. 作为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咨询专家,提出:岩溶地质是石漠化发生的自然背景;石漠化治理8大类型区划分及治理方案,被国家《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 (2006-2015)》采纳。

  6. 完成水利部、中科院、工程院组织的“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考察(西南岩溶石漠化区)”,确定岩溶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编写了《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服务岩溶区水土保持。

  7. 岩溶地质碳循环研究为固碳增汇开辟新途径。岩溶碳循环在短时间尺度产生可观碳汇通量,中国岩溶碳汇通量占森林、灌丛碳汇的21.3%、66.7%,换言之,在地表生物碳汇增加的同时,地下岩溶地质碳汇也相应增加。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建设

  8. 组织协调、维持岩溶中心高效运行。成果举办协办国际学术研讨会8次、科普咨询11批次、国际培训班7次,被教科文组织评估专家组认为“圆满履行协定、高效运行的二类中心”。“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9.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先后承担了中国-斯洛文尼亚政府、中国-斯洛伐克政府科学技术合作交流项目。“岩溶系统中碳循环及碳汇效应”一文被国际地理联合会岩溶专业委员会认定为2015年的学科进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