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局先进事迹报告会 > 最新报道

搏击深海的“海洋六号”

广海局 于彦江

发布时间:2013-09-13
    同志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搏击深海的“海洋六号”。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述“海洋六号”探深海、闯大洋的科考故事。

    走向深蓝,探秘深海,寻找可燃冰,勘查大洋矿产资源,是新世纪我们广海人的海洋强国梦!

    2009年10月,“海洋六号”正式入列。2011年6月28日,挂满彩旗的“海洋六号”,拉响了进军远洋的汽笛,开始了向着太平洋的处女航。这是广海人告别远洋科考8年后、重返大洋科考主战场的首航。作为科考队一员,我告别妻子和刚满月的女儿,出航了。

    “海洋六号”的大洋首航,是和“蛟龙”号,这个让中国骄傲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蛟龙”号成功潜入了7000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世界载人深潜新纪录。

    那一刻,有谁知道,是“海洋六号”连续两年,利用海上作业的黄金时段,提前赶赴海试区,攻克超深水作业难题,为“蛟龙”深潜海试做好选址准备。“蛟龙”深潜时,又是“海洋六号”默默守候一旁,保持高度警惕,保证海试安全。

    蛟龙探海,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载人深潜技术的新深度,“海洋六号”的保障,同样显示出中国海洋地质调查的新进步。

    到深海大洋探寻矿产资源,是海洋地质人的神圣使命。海洋六号入列后,连续三年奔赴大洋,在前期大面积普查的基础上,选择重点海山区,开展了海底地形测量、水文环境测量、地质取样测量,完成了160多个深海浅钻站位,获得了大量的矿产资源信息,为我国富钴结壳矿区申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今年7月20日,喜讯从国际海底管理局传来:中国提出的富钴结壳矿区勘探申请获得批准。这是我国获得的第3块专属矿区。

    这一消息,无论是对我们国家,还是对“海洋六号”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在远离我们上千海里的太平洋里,中国新增了3000平方公里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这是“海洋六号”三赴大洋,辛勤耕耘的汗水结晶;是广海人、是上百位海洋地质工作者持续奋斗16年的重大成果,是地质人“三光荣”精神的彰显!

    “海洋六号”已经锻造成一支建设海洋强国的生力军,引领着中国海洋地质调查的新潮流。

    4年来,她航行近十万公里,海上作业近千天,胜利完成了中国大洋科考、可燃冰资源调查、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等重点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基础资料和科学成果。

“海洋六号”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蛟龙号7000米海试先进集体”、首席科学家杨胜雄被评为“先进个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人们不禁要问,这个优秀团队是如何攻坚克难、破浪远航的呢?无论是为“蛟龙”号提供技术保障,还是开展大洋科考,都面临着海区复杂、作业难度大,困难显而易见。尤其是首航太平洋,全船60多位科考队员来自7个单位。新船、新设备、新海区、新团队,她能否不负重任、胜利凯旋?这是摆在科考团队面前的严峻考验。

    超深水海区作业,既是对作业水平的考验,更是对团队协作能力的检验。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最深的地方,最深处达到上万米。2011和2012年,“海洋六号”两次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调查。随着作业水深的不断增加,作业难度更是成倍增大。为了完成一个站位取样,绞车操作员通常要连续工作六、七个小时。深水作业,要想保证精度十分困难,每开展一次取样工作,都需要全船各个岗位人员的精心合作,有时为了取样,作业人员整天都在工作岗位上,饭顾不上吃,水顾不上喝。

    大洋科考高风险,高难度。首航太平洋,航次任务尚未过半,一台关键设备推进器突然“崩毁”。由于失去动力,上千米长的钢缆紧贴着船尾,随时可能卡住螺旋桨,很可能造成价值上百万元的水下设备丢失,甚至危及到航行安全。

    科考团队临危不乱,船长果断指挥,驾驶台立即启动主推进器,调查部迅速组织回收水下设备,轮机部紧急抢修排查,全船三个部门密切配合、团结协作,险情被排除了。

    危机仍然存在。船上备件缺乏,推进器无法修复,无法实现“双推”定位。科考团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驾驶技术,仅仅依靠“单推”的应急作业方式,以钢铁般的意志,坚持了整整两个多月,保障了首航大洋科考任务的圆满完成。

    大洋科考,补给码头至少需要1周以上的航程。遇到设备故障,都只能自己解决,也必须要自己解决。每一次科考,都是对科考队员技术、意志和能力的全面考验。

今年6月,大洋科考时,两套深海浅钻设备接连出现严重故障,最后,就连控制系统也全部瘫痪了。这是入列以来遭遇的最严重设备故障。我是这项工作的专业组长,在连续10多天抢修都毫无进展的情况下,全船面临着任务无法按期完成,将提前靠港的尴尬局面。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不到最后一刻,我们决不放弃。一边紧急联系厂家,寻求图纸及指导;一边拆开控制系统,连续通宵攻关,对上百个元器件逐一排查,反复调试,最后依靠我们船上现有的力量,成功修复了设备。

    茫茫深海大洋,万里孤船远征,长到万米钢缆,大到数吨钻机,小到集成电路,细若发丝光纤,“海洋六号”遭遇的险情、困难数不胜数。但是,科考团队以永不放弃的团队拼搏精神,每一次都成功破解,每一次都化险为夷,每一次都“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就是“海洋六号”,这就是不畏艰险、勇于探索、永不放弃的“海洋六号”!

    人们不禁要问,这个优秀的科考团队是如何炼成的?

    一支优秀的科考团队,离不开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

    “海洋六号”实行临时党委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发挥集体智慧,坚持安全第一,带领全体科考队员应对海上科考的各种难题。

    “海洋六号”长106米,宽17米,在这样一个封闭狭窄的空间里,60多位科考队员一呆就是上百天。海况恶劣、晕船、思乡、设备故障,常常影响着大家的情绪。临时党委坚持传递正能量,鼓励大家写科考日记,组织开展党员宣誓、国庆向祖国问好、集体生日等活动,凝聚人心,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一个优秀的科考团队,离不开一群不畏困难险阻、无私奉献的科考队员。

    人们常常认为,出海是件风光浪漫的事,但往往过不了晕船这一关。船上下左右摇晃,人必须扶着栏杆走,一不留神就会摔跤;头疼,恶心,呕吐,是常有的事。在餐厅里,面对可口的饭菜,没有任何胃口,只能强迫自己往嘴里塞,吃完了吐,吐完了再吃,吐完了胃里的食物,再吐苦水,吐胆汁。船上的食物有限,青菜更是紧缺,出海十天后,青菜已经发黄,仍然舍不得扔掉。厨师发的豆芽、做的豆腐,都成为船上日常生活的美味佳肴。躺在床上,人滚来滚去,根本无法入睡,睡觉也成了一种煎熬。站不稳,吃不下,睡不着,给每个出海的人,都会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这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折磨考验着每一位科考队员。一位水手驾船时,干脆“在身边搁个大桶”,以备随时呕吐。一位科考队员连续晕船20多天,最后靠打点滴坚持工作。靠着坚强的意志,“海洋六号”闯过了南海的风云变幻,闯过了太平洋的惊涛骇浪。

    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科考团队。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5岁,大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他们常年奋战在南海、太平洋,忍受着与祖国亲人离多聚少的孤单寂寞。首席科学家何高文13次远赴太平洋;科学家刘方兰坚持海上一线工作20多年;科学家邓希光睡觉时都把对讲机放在枕边,随时待命;科考队员李华龙初为人父,儿子至今满月有余,他仍未见孩子一面……

    他们是担负家庭重任的脊梁,更是承担社会和民族重任的栋梁。记得首航大洋时,我的女儿刚刚满月,在妻子和孩子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海远航了。在海上,我无时无刻不思念着她们,尤其是刚满月的女儿,当我们海上奋战四个月,胜利完成科考任务,凯旋归来时,不到半岁的女儿却因病住院,23天后,永远地离开了我。每当想起,我总是倍感愧疚,我对不起家人,更愧对我的女儿,每当面对妻子忧郁的眼神,我更感痛心……

    在“海洋六号”科考船上,昼夜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它激励着海洋地质人为国家,舍小家,别妻离子,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用不凡的业绩展现出当代海洋地质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我为自己是这个光荣集体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此时此刻,当我站在这里汇报的时候,“海洋六号”正在执行第三次大洋科考,我的战友们已在太平洋上连续奋战了100多天。

    再过10多天,我将再次启程,赶赴“海洋六号”参加第四航段科考。我们全体科考队员将不辱使命、不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努力完成科学考察任务,让五星红旗永远在太平洋上空高高飘扬!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