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海洋六号”执行中国大洋科考活动 > 工作日志
面对“海洋六号”船蔬菜紧缺的困境,大家携起手来,以不同的方式共渡难关——
国庆假期即将结束,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的航次作业也已接近尾声。眼看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可炊事班班长何哲平显得心事重重,因为船上的蔬菜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在深海大洋持续作业数十天,蔬菜成了船上的“奢侈品”。记者登上“海洋六号”前就已听说,船上蔬菜品种单一、数量较少,但实际情况还是超出了记者的预料。9月初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波纳佩港靠港补给期间,“海洋六号”被告知当地可供补给的蔬菜几乎没有。负责船舶补给的大副黄远明只能联系当地代理,尽可能地补给了一批从关岛运来的包菜、土豆、胡萝卜等便于存放的蔬菜,且这些蔬菜经过半个月以上的运输时间,早已不再新鲜。就这样,“海洋六号”只带着几百斤屈指可数的几样蔬菜就匆匆踏上了大洋科考的征程。
大洋科考条件艰苦、工作强度大,均衡合理的饮食尤为重要。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管炊事班的成员们已经使出浑身解数,但受食材所限,从启航的第一天起,包菜、土豆、洋葱就出现在每一餐的餐桌上,从无例外。据船长蓝明华介绍,这样的情况是“海洋六号”9年大洋科考以来的头一次,以往在40余天的航段中,前20天都能吃到品种丰富的新鲜绿叶蔬菜,后20余天才逐渐过渡到包菜、土豆,坚持几天航段就结束了。像这样一开始就只能吃包菜、土豆,且总量不足以支撑整个航段,航段后半程的伙食状况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
一直以来,记者从不挑食,但当连续一周只吃包菜和因长期冷冻失去滋味的肉类时,吃饭慢慢变成了应付差事。许多科考队员也是一样,只靠主食维持体力,菜都是硬着头皮吃两口,甚至有些科考队员宁可吃泡面也不愿再吃食堂的饭菜。前些天,不少科考队员已经出现了脸上起痘、手指脱皮等缺乏维生素的症状。
如此困境在十一期间迎来了转机。9月30日,“海洋六号”与在附近工区作业的“大洋一号”取得联系,相约会师并开展国庆系列庆祝活动。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大洋一号”获悉“海洋六号”面临严重的蔬菜短缺,当即表示愿竭尽全力,拿出部分蔬菜支援“海洋六号”。“大洋一号”航段时长与“海洋六号”相当,在蔬菜储量同样紧张的情况下,慷慨相助的举动令“海洋六号”全体科考队员感动不已,看着餐盘内新送来的大白菜、白萝卜、豆角等新鲜蔬菜,科考队员们感觉心里暖暖的,饭菜比往日可口了许多。大洋55航次首席科学家王海峰表示,这些蔬菜对于我们来说是雪中送炭,虽然只够维持一周左右的时间,但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远洋科考大家庭的温暖,要向“大洋一号”全体科考队员表示敬佩和感谢。
“大洋一号”的帮助虽解了燃眉之急,航段剩余十余天的蔬菜依旧没有着落。何哲平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做豆腐。他做的豆腐在船上受到了广泛好评,泡黄豆、磨豆浆、添加石膏,所有工序驾轻就熟,新出锅的豆腐香气扑鼻。何哲平表示,现做的豆腐营养价值比较丰富,且可以制作家常豆腐、豆腐汤、炖豆腐等不同的菜品,算是给船上的菜谱增加了不少花样。记者看到,有豆腐的菜品明显更受欢迎,往往被科考队员们一抢而空,何哲平在一旁默默的看着,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此外,由于“海洋六号”作业实行24小时三班轮换制,每到晚上10点的夜宵时间,厨房都会聚集不少人,各自大显身手。虽然在波纳佩买不到蔬菜,水产倒是挺多,不少科考队员买来准备带给亲朋好友,在这个食材短缺的时候,大家都无私地把购买的水产拿了出来,叫上三五个好伙伴,一起大饱口福。
大洋55航次稀缺的蔬菜令人印象深刻,但更值得人难忘的是大家的无私和慷慨,在遥远的太平洋上,在艰苦的环境中,正是大家的相互关心和帮助,增添了几分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