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起: 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对地质找矿的科技支撑力
来源:矿产资源所
发布时间:2009-07-3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勘查市场的管理是一项涉及到法律、计划、行政、经济、技术、甚至舆论、道德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系统工程,旨在于保障和提高社会各方地质找矿投入的有效性。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实现主要受制于上述诸多要素中关键要素的短缺,即所谓木桶理论中的短板效应。因此,政府、事业、企业、协会、中介等机构和单位在地质找矿系统工程中的准确职能定位和充分效能发挥是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同样,也是各部门和单位根据市场形势要求对其职责不断审视和调整的一项长期工作。
地质找矿是一项科技含量高的区域性和实践性工作。在当今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围绕影响全国重要成矿区带地质找矿突破的重大问题,需要不断地发展和采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依靠科技和人才,以提高地质找矿的效果。矿产资源所是全国唯一从事矿产资源研究的公益类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开展区域成矿规律、矿产勘查新理论新方法、矿产资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等研究,以及成矿远景调查与预测、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重大资源科学问题攻关示范研究。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矿产资源领域中的权威研究机构之一。在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刚性需求持续上升,资源瓶颈约束日益凸显的形势下,有必要重新梳理其主要任务和发展思路,以便进一步增强其在地质找矿中的科技支撑作用。
1、发挥业务综合优势,加强支撑政府宏观决策和中心工作
政府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将逐步走向服务和监管的并重,用综合手段参与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作为技术见长的研究所,对部门的业务支撑应该是以先进专业理论的指导、技术规范的制定和业务信息的服务为主要方面。
规划是政府管理矿产资源的重要方法之一。编制国家地质勘查规划需要对全国矿产资源“家底”详细全面的掌握和对全球资源供需形势及勘查趋势的总体了解。我所目前负责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两个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工作。“十一五”以来,我所科学家先后参与了《国土资源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全国地质勘查规划》、《全国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研究》、《全国矿产资源区划和规划区块划分研究》等;参与了地调局《地质调查局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专项规划纲要》和《长江中下游深部找矿统一部署方案》等的编制。发挥资源所在全国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理论、技术方法方面的技术优势。为部、局全面掌握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科学评估矿产资源潜力,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基础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业务支撑作用。
今后很长一段时期,进一步培养我国重要成矿区带的区域矿产专家和重要矿产类别的矿种专家成为矿产资源研究所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些专家分别全面掌握不同区域和矿种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成矿特征、成矿模式和勘查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等,逐步成为矿产资源领域中部、局规划,行业技术规范和社会咨询服务的重要技术力量。各种专家应努力从单纯技术型向经济、环境、法律等综合型的拓展和转化。
2、 拓展新领域,引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方向
我国将逐步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改变主要能源依赖原油和煤炭,致使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状况。非传统天然气资源的类型和赋存形式的多样及分布的广泛,潜在的资源量远超过传统天然气。非传统天然气主要包括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致密储层气、次生气、水溶气等。非传统天然气的勘查和开发试验工作的加速开展对解决我国油气短缺具有重要意义。我所长期参与了海洋矿产资源,特别是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近年,负责组织实施了中国陆地冻土带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的地质调查项目,经艰苦努力,近期获得重要突破,开辟了寻找新能源的新天地。
沉积盆地是主要能源、金属和盐类等矿产赋存的地质构造单元。盆地中能源矿产包括石油、天然气、煤、铀、油页岩、油砂矿等。美国地质调查局从本世纪初开始,对某些重要盆地中的金属和能源矿产进行了综合调查评价,但我国至今未开展此类研究。造山带与沉积盆接合部在盆-山转接与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机流体运移对铅锌铜金银等成矿具有重要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在盆-山作用过程中有机流体普遍地由高压区(造山带)向低压区(盆地)运移,有机流体与金属元素的络合作用是铅锌铜金银等金属聚集成矿的重要作用之一。最著名的和最典型的是北美密西西比河谷地区与阿帕拉契亚造山带接合部的MVT型Pb-Zn矿-油气组合式的成矿区。加强油气与金属矿相互间的成因关系、赋存规律和勘查标志等综合研究,可有助于理论创新和找矿找油的突破。
世界上许多大型含油气盆地都有蒸发岩分布, 蒸发岩与沉积盆地的含油气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蒸发岩及其相关的热卤水含有非常丰富多样的盐类矿产,包括钾、钠、溴、锂、碘、铷、锶等。在我国的胜利油田、陕北油田和柴达木、四川、塔里木等盆地,通过石油钻探均发现了岩盐或热卤水。因此,以“油盐兼探”为主要方式的调查研究,是解决我国钾等盐矿短缺的重要途径。
3、 科技创新,提高找矿效率
自上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理论发展以来,海底喷流和斑岩等矿床成因模型的提出和应用,在全球发现并探明了许多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利用模型找矿是当前发达国家找矿主要思路和做法。针对全国重要成矿区带中能成大矿和富矿的主要成矿类型,如:VMS, MVT, SEDEX,IOCG,斑岩型,与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Cu-Ni-PGE型等进行深入研究,为区带的统一部署和找矿提供技术指导。
近年,新类型矿得到重视和应用。与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Cu-Ni-PGE型的岩体可能蕴藏着世界上尚未开发的最大金属资源量。加拿大Duluth矿床中铜镍资源量之比为3:1,Pd:Pt为2.3:1。它的金属资源量可以供北美地区开采使用100多年,将成为今后世界Cu-Ni-PGE的主要开采区。IOCG矿床,即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ron Oxide Copper Gold deposit),是一组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但成因联系不太密切的矿床类型,是当前颇受国外矿业界重视的勘查热点和重要目标。该类矿床除铁外,还产有具有经济价值的铜、金、铀、铋、稀土、钴等矿产。
各种成矿类型的成因联系研究也在加热。如斑岩型矿与岩体边部的矽卡岩型、岩体周围的热液型矿,组成了成矿有机系统,对预测深部矿和盲矿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
在区划基础上,采取恰当和有效的勘查方法和技术组合开展找矿工作是避免“树上有无果,都要打三杆”的简单程式化做法的主要途径。在已有的找矿实践中存在很好的成功案例,如造山型金矿(即韧性剪切带型)金矿,采用化探+构造分析是最有效的方法。
当前,国外重视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引领作用,特别是三维物探方法在深部隐伏矿地质勘查中的引领作用。大量的钻探工程验证是物探工作的基础上发现有重要经济意义矿床的关键因素。物探加钻探成为实现找矿突破的最佳勘查方法组合。
4、 面向社会,做好成果转化
根据地勘市场中矿权、资金元素相对富足,而人力元素的相对短缺,以及公益类地调项目安排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家对公益性研究机构发展方向的规定和部、局对我所的业务定位的要求,针对矿业市场发展现状,面向社会,规范地进行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服务,是我所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项责无旁贷的工作。
我所当前开展的社会项目,按照: 1)其类型和工作内容符合矿产资源研究所的业务发展方向和研究业务范围;2)数量和强度要控制在全所项目总量的合理比例内和职工的承担能力,不影响国家公益性科技创新和业务支撑主体任务;3)与项目承担人员现行科研项目、工作区域和专业特长相对应和匹配等原则,顺利实施。其效果是一方面对涉矿企业进行了有偿服务,增加了涉矿企业找矿效率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我所专家通过研究区域成矿规律,对矿床进行了预测,利用企业的资金进行验证工作,“借鸡生蛋”,对区带找矿起到了示范作用。
我国实施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加强企业“走出去”的技术支撑和服务既是当务之急,又任重道远。充分利用专家力量,向矿业企业提供集地质、矿产、采矿、储量、矿业经济等多领域业务咨询服务。从长远来看,通过组织相关院校和单位的专家,利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建立世界级的研究中心,对全球巨型成矿区带,如:特提斯成矿带、中亚-蒙古-兴安成矿带、环太平洋成矿带等;以及特殊矿种,如:铁矿、钾盐等系统研究,建立洲际、区带和全球地质矿产数据库,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在当前,利用对“走出去”企业的技术服务,进行不同成矿带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为长远目标打基础。这种“搭船出海”不失为走向世界级研究所战略设想的一步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