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方成: 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扎实推进东南亚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
来源:成都地调中心
作者:林方成
发布时间:2009-06-30
毗邻我国南方的越南、柬埔寨、缅甸、印尼、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处于世界少有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尽管已勘查出包括石油、天然气、锡等在内的多种矿产资源,但由于地形复杂、地域辽阔、资金缺乏等原因,目前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总体较低,找矿潜力巨大。
多年来,地处我国西南的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一直重视西南地区及东南亚邻国的地质矿产调查研究工作,尤其是近年来系统开展的西南三江成矿系统与资源评价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工作单位)和国土资源科技成果一等奖,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地质矿产资源调查研究人才队伍。
自2002年以来,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积极推进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凭着过硬的矿产勘查研究人才队伍,发挥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瞄准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东南亚五国巨大矿产资源潜力,通过实施自筹资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及参加地调局组织的中国与周边毗邻国家重要成矿带项目等工作,广泛收集分析东南亚邻国地质矿产资料,积极开展与越南河内矿业地质大学及相关国家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和地学机构的合作交流,实地调研越南、老挝等国重要成矿带、典型矿床,深化了成矿地质背景、矿产地质特征、成矿带划分及成矿规律认识,初步编制了三江-湄公河成矿带地质图、大地构造图、矿产综合信息图和成矿规律图,建立铁、铜、钨、锡、锰等13类重要矿种产地数据库,初步圈定找矿远景区,有效服务于福建省地勘局、贵州省地勘局、四川省里伍铜矿、西部汇源矿业公司、上海瑞石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企业“走出去”的技术信息需求,有效地促进了公益性地质工作拉动商性业矿产勘查投入。
自去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和矿业周期性调整的双重影响,全球矿业经济进入“一松一紧、震荡调整”的关键时期。但从长远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仍会持续上升,矿产资源约束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而随着国际矿业投资环境趋向宽松,我国矿产勘查开发“走出去”又面临新的机遇。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务实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中,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领导带领全体职工,深刻分析国内外矿产资源形势和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围绕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约束重大课题,制定完善了持续深入推进东南亚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的具体举措,计划近期与越南河内矿业地质大学联合召开“东南亚中南半岛及中国西南邻区地质矿产国际研讨会”,拟邀请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和中国的地学研究机构、地质矿业大学、地质调查单位、矿业公司的地质学家和相关政府官员,共同研讨东南亚地区地质科学研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产资源信息库建设、矿产资源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等重大课题,拟共同筹建成立“东南亚地质矿产资源研究中心”,初步实现东南亚地质矿产“走出去”战略从战略研究阶段向战术实施阶段的跨越,促进东南亚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尽快“开花结果”,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矿产资源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