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 > 征文刊登

李光明; 破解难题,探索矿产勘查新机制,实现西藏找矿新突破

来源:成都地调中心 作者:李光明 发布时间:2009-06-30

   一、西藏冈底斯等重点成矿带取得的重大的找矿成果,较大程度地改变了我国铜铅锌等重要战略性矿产的资源分布格局

    西藏地区包括冈底斯、班公湖-怒江和三江等重点成矿区带,发育多期次与特提斯洋陆转换、亚洲-印度大陆碰撞和青藏高原隆升等重大地质过程有关的构造-岩浆活动,造就了其独特的地质背景和优越的成矿条件,资源潜力巨大,被认为是我国西部地区在最具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开展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大投入,在西藏的冈底斯成矿带和班公湖南-怒江成矿带等重点成矿区带开展了大规模的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新发现和评价了包括驱龙铜矿、波隆铜矿、亚贵拉铅锌矿等特大型矿床在内的大型规模以上矿床12个,中型以上矿床16个,其中冈底斯成矿带中的驱龙铜矿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铜矿床。与此同时,西藏的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也非常活跃,评价了雄村铜金矿、帮浦铅锌矿等大型矿床。这些卓有成效的评价工作,突出的找矿成果,较大程度地改变了我国铜、铅锌、和富铁矿等重要战略性矿产的资源分布格局,冈底斯带也有望成为我国未来最大的铜矿勘查-开发基地,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西藏自治区也将矿业开发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

    二、“十二五”进一步找矿工作部署面临新的难点

    优越的成矿条件,巨大的资源潜力和地质大调查工作展现出的重大找矿成果,调动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进行商业性地质勘查的积极性。随着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西藏地区的矿产勘查资金投入已由以中央财政为主体投入逐步转为中央公益性与社会资金等多元投资主体并存的新格面。由大调查工作新发现和评价的矿床绝大多数已陆续转入后续性的商业性勘查后,由中央出资的西藏公益性矿产勘查资金已出现“有米无锅”窘境。西藏下一步找矿工作的方向如何确立?西藏还存在找矿的新区吗?西藏还能取得找矿的新突破吗?如何部署和安排“十二五”期间西藏地区冈底斯、班公湖-怒江等重点成矿区带的资源评价工作,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实现找矿新突破,已成为西藏自治区政府和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思考的新问题。

    西藏“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找矿工作部署面临的难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调查工作新发现和评价矿床已陆续转入后续的商业性勘查,中央财政的公益性勘查资金是否还需要继续投入;在利益分配不明的情况下,部分探矿权人受资金、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占而不探,也不愿意其它资金进入,投入的不足,认识的局限,导致一些有潜力的区块一直未取得突破;在一些极具进一步找矿潜力矿区,是在保证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让矿山企业边采边探,还是加快勘查进度,扩大远景,部分矿山企业的商业性地质工作与国家地质工作的指导思路不同步;少数基层政府与群众对地质工作的理解也存在一定误区,要求及时享受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和利益的愿望强烈,如何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及时让群众认识到地质工作的阶段性;在找矿难度不断加大,简单地表工作发现矿床的可能性不断变小的情况下,找矿工作开始向新区和深部延伸,如何针对西藏独特的生态环境、地貌景观和工作条件的勘查技术组合方法和探矿工艺等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些新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西藏找矿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三、破解难题,探索矿产勘查新机制,开创西藏找矿工作新局面,实现西藏找矿新突破

     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中,中国地调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认为:西藏还存在进一步的找矿潜力,还有进一步的找矿空间,通过加大投入,还有望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这已是西藏自治区和中国地调局专家的共识,制约和影响西藏找矿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实现西藏找矿工作进一步突破的关键是机制和投入问题。在组织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藏国土资源厅和西藏地勘局有关领导和专家编制“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西藏部分)“十二五”总体部署方案”的过程中,部署方案编写组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土资源部《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专项规划纲要》和国土资源部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签署的“关于加强青藏高原地质工作备忘录”等文件的有关精神后认为,西藏在大调查期间尽管已取得了重大的成矿成果,但冈底斯成矿带、班公湖-怒江成矿区等重点成矿区带仍是我国地质工作程度的最低的地区之一,勘查前期的基础地质工作薄弱,还存在大面积的矿产远景调查的空白区,工作程度也普遍较低,多数矿产地仅开展过预查或普查工作,对矿区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查明,西藏目前还处于资源家底尚不清楚的现状,进一步找矿空间还很大。只有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矿产勘查新机制,才能推动西藏资源评价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创找矿工作新局面,实现找矿新突破。

    部署方案编写组在找准制约和影响西藏找矿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实现找矿工作进一步突破的关键问题后,经过认真的研讨和广泛地征求意见,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统筹部署西藏的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全面提高重点成矿带的工作程度,大力推进重点找矿远景区的矿产远景调查工作,开拓新区,为后续矿产勘查提供后备基地,探索矿产勘查新机制,多元勘查资金联动,以矿产勘查基地和后备基地为重点,开展重点矿区勘查,扩大找矿效果,提交一批重要矿产的资源量,在西藏形成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基地”的部署思路,多次组织召开由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专家、国土资源厅规划和矿管部门、地勘单位、大型矿山企业、部分探矿权人参加的研讨会,就西藏“十二五”期间矿产勘查所面临的难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只有积极探索矿产勘查新机制,才能破解西藏“十二五”进一步找矿工作部署所面临的系列新难题,只有统一规划部署,统筹安排多元地质勘查资金,加大勘查投入,提高勘查进度,才有为实现西藏找矿新突破提供可靠的保证。最后将多方积极探索的矿产勘查新机制达成的共识,落实到目前初步编制完成的“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西藏部分)“十二五”总体部署方案”中。

    为保证的青藏专项的顺利实施,国土资源部、西藏自治区共同成立了青藏专项领导小组,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也成立了由主管领导负责的领导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成立了我们相信,新的运行机制带来新的局面,通过各方面的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和实践矿产勘查新机制,并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各级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西藏“十二五”地质工作总体部署方案确定的在重点成矿区带全面覆盖中比例基础地质调查、大力提高重点找矿远景区1:5万矿产远景调查的覆盖率,在“十二五”末新增铜资源量1000万吨,铅锌800万吨的部署目标,一定可以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