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昌:以改革的精神促进地质找矿大发展
延长地质工作链做实大项目
来源:勘探所
作者:张金昌
发布时间:2009-06-29
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是国土资源部党组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期加快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动员令,是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大举措。大讨论的根本目的是推进地质工作根本转变,加快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基本途径是通过改革理顺一系列不适应新时期地质工作要求的体制机制问题。总体要求是按照部党组总体部署,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地质找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比照中央精神和部党组要求找差距,紧紧围绕如何尽快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汪民副部长在2007年6月2日局务虚会上的讲话指出:“地调局是事业单位,必须坚持事业立局、业务兴局的建局方针”。大项目机制是局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局党组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大项目机制要求,从2009年开始要把计划项目做实,同时对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实施以来的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成果集成。大项目机制从提出到实施以来,为地质工作带来了新气象,形成了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新格局。但是,要通过大项目机制取得预想的具有宏观影响的整装大成果还有许多配套措施需要落实。
延长地质工作链:汪民副部长在2007年6月2日局务虚会上的讲话指出:“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运用地球科学理论和相关工程技术与方法,以岩石圈为主要对象,不断了解地球并加深对地球的认识,为人类利用和顺应自然提供地质理论、技术方法和地质资料,进而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供应、环境调控、防灾减灾和工程建设等问题。地质工作的这种作用,确立了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基础、环境基础和工程基础”。近几年地调局在延长地质工作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传统地质工作继续加强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了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在做好基础地质工作的同时,加大了环境地质工作、灾害地质工作、工程地质工作、海岸带及海洋地质工作力度。拓展了城市地质工作和农业地质工作范围。以上地质工作服务领域的扩展是从面上和横向的扩展。相比较而言纵向延长地质工作链的工作,由于受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等人为概念上的禁锢和思想束缚,就局系统来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自从设立以来,取得了重大突破,已成为我部一个叫的响的品牌。成功的关键在于在基础地质和矿山地质情况基本清楚的老矿山周围,充分利用先进实用的深部物探、钻探技术方法。而深部钻探工程的实施对深部矿体发现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平均勘查深度不足500米,深部找矿具有巨大潜力;山东莱州焦家金矿成矿带深部发现特大型金矿,已探明金矿资源量103吨。施工的48个钻孔,平均孔深1074米,最大孔深1560米。承德大乌苏南沟铁矿,已完成多个孔深1900—2000米的钻孔,仍未钻透主矿层,预测铁矿石远景资源量3亿吨。此外,辽宁鞍山、湖北大冶在近2000米深处找到大型铁矿,长江中下游安徽境内找矿深度也延伸到2000米以深。应借鉴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成功经验,在部署地质调查项目时,延长地质勘探工作链,选择重点成矿区带在区域地质调查和物化探工作基础上适当加大钻探工作量。
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单位作用:我国传统地质工作包括,区域地质调查、基础矿产地质、基础水工环地质以及基础地质研究等。地质调查技术方法主要包括,航空物探、航空遥感、地面物化探、钻坑探等技术方法。根据地质调查工作及地质工作发展的需要,局系统各直属事业单位划分为:基础地质研究队伍、区域地质调查队伍、技术方法支撑队伍和地质信息资料公共服务队伍。局系统各技术方法队伍多成立于建国初期,经过建国60年的发展在国内国际都享有崇高的声誉。建实建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大区地调中心、技术创新队伍、技术支撑队伍和公共服务队伍都要建实建强。目前缺位的还要补充建立,如油气勘探队伍。应充分发挥局属各类单位的优势,赋予其统领协调各专业领域的权力和责任。实现地质找矿宏观成果,必须整合局属各单位的优势,加强合作,切实提升整体地质找矿能力。尽早完成和完善中央公益性地质队伍建设,通过公益性地质工作,带动商业性地质工作,凝聚全国的地勘力量。以计划项目和工作任务为纽带,加强局属单位的合作。纵向要加强各地质勘探阶段的衔接合作,横向要加强各技术方法之间的合作以及同种技术方法不同单位间的合作等。在项目的安排布置上密切各相关环节间的技术合作和支撑关系,形成较好的协同攻关能力。
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体制和机制是推进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制度保证。全面构建和完善地调工作新机制是保障和促进地质找矿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健全地调工作的新机制,除了构建地质调查工作大项目机制外,还要着力加强找矿突破新机制、科技创新机制、公共服务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形成全面、系统、实效性的机制体系,进而上升为制度。切实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把局机关建设成为地质队伍野战军的坚强有力的总指挥部,把各直属事业单位建设成为地质队伍野战军的前沿指挥所,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权威性、规范性。要以计划项目组织实施单位为统领,协调全国的技术力量,最大限度地形成整体合力。就各技术方法队伍而言,建议全国的航空遥感和航空物探工作由航遥中心组织协调,全国的地面物化探工作由物探所组织协调,全国的钻探工作由勘探所组织协调,全国的分析测试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组织协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把计划项目做实,把大项目机制落到实处。
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局系统各单位每年都承担着国家973、863、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个国家专项科研任务,局应加大对各类科技资源的组织协调和成果整合力度,使之与大调查专项形成合力互为补充,最大限度地提升局系统的科技成果和地质调查成果整体水平。
发动全系统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借此系统解决长期困扰地质工作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在我国地质工作历史上尚属首次,其历史作用及其对地质工作发展产生的影响必将载入我国地质工作史册。相信通过这次大讨论,必将激发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工作热情,迎来地质工作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