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宗:加强队伍建设 推动技术创新 争取地质工作新突破
来源:探矿工艺所
作者:周良宗
发布时间:2009-06-29
如果将技术创新纳入攸关地质找矿事业生存发展的战略格局中,那就不再是单纯的创新技术问题;如果将地质找矿纳入攸关国家民族千秋万代生存发展的战略部署中,那就不再是一时一事的地质找矿问题;如果将地质找矿队伍建设纳入这两个生存发展的战略中思考,那么就不再是建设国家队伍属地队伍公益队伍非公益队伍等不断处于建设中的队伍建设问题,队伍建设也就不会总是处于动荡之中。
我们曾经短视,或者说历史曾经短视。
地质找矿事业的战略指向不够深入,解决国家面临的困难总是把战略指向弯折在眼前。一个又一个的五年计划形成的思维定势影响了更加长远的筹谋,这种影响在队伍建设中导致了地质找矿队伍总在波动沉浮的路上,总处于分散与边缘化过程中。队伍建设缺乏社会共识,我们自觉强调的建设总是在内部改革中,队伍建设的外环境甚至比内部改革更加重要,没有编制没有财政支持的国家队伍建设如何进行?我以为,对地矿部的撤销,不是一个多余部门的解体重构,而是一支国家队伍的解体。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建立可以说是对没有国家队伍现状的一个补救,却难以重新回到曾经辉煌过的地质找矿事业的辉煌高度,地调局队伍将以弱小的肩膀扛起国家的重于泰山的事业,并且我们还经常腹议自疑:地质调查完成后,还有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吗?
队伍建设还是在不久的不稳定中。
从国家民族千秋万代生存发展的角度来审视,资源将主宰未来,财富衡量标准将以资源的占有为标准,地质找矿事业的使命将更加沉重,不仅寻找本土的,还应该守住本土的,寻找本土以外的。地质找矿事业应当获得更高的尊重,从而获得支持更加有力的社会环境,而不是单纯的市场环境,地质找矿队伍建设应当获得与未来发展(科学发展)相适应的支持,特别是各种改革名义下的支持而不是生存的冲击,尤其是技术研发队伍。
恰恰相反。
用单纯的市场的眼光看和做,医疗和教育应该市场化,于是市场化了,结果是社会市场化了,思想市场化了,经济进步和社会落后形成了反差。如果再用这样的眼光看技术研发队伍建设,能应用的技术都能从市场上拿到钱,这样的队伍应该市场化,于是曾经建立的队伍市场化了。可是,市场并不缺少以百人为单位的小企业,当诸多地质技术队伍变成一个一个的小企业的时候,甚至连国家多年培育的技术研发队伍也变成一个个小企业的时候,我们很哀伤地看到,中国将失去地质找矿技术研发的至高点。
我们正在失去技术研发的保障和动力,市场刺激和生存刺激的双重刺激正将我们从长远的目标拉回来,拉回到立竿见影和吹糠见米的唯利是图的眼前利益上来,未来的需求考虑少了,谁管未来的事呢?我们无法指责技术研发人员,我们只能引导,可是保障激励机制何在?引导最终苍白无力。一些院士科学家已经发出了“地质找矿要有大发展必须要有技术创新”的呼声,将技术创新与地质找矿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无疑给我们加强技术研发队伍建设的想法是一个极大的鼓励,我们坚持这样的观点。
地质找矿技术研发队伍应当加强,强到建设一支可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或超过世界一流水平的队伍,那样,我们就可以在地质矿产资源上不仰息别人,我们在地质找矿技术上也不仰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