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地质调查成果向十八大献礼 > 重要评论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十年回眸·重大战略)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中国方案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七

来源:人民网 作者:禹伟良 杨 彦 梁小琴 申 琳 曲昌荣 发布时间:2012-10-31
  每月,55元。

  这是来自中央财政的新农保基础养老金,钱不多,但它跨越了一个时代——

  目前,上亿农民领取养老金,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老有所养”的愿望正在实现。

  这是国力壮大的彰显:依托国家财力的增长,才有了这项重大惠农政策。

  这是执政理念的升华:“政府宁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确保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投入”,坚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才有了这样的决心和魄力。

  这是科学发展的抉择: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求真务实为民生的行动。

  十年坚韧求进,我们已经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基本构建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搭建起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十年攻坚克难,粮食产量实现历史罕见的“九连增”,城乡收入差距出现缩小迹象,农村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

  破解城乡发展不协调矛盾中体现出的独特力量,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方案”的思想厚度、实践深度、人性温度。

  突破“以农言农、工业优先”——

  开启统筹城乡发展新纪元

  发展,往往来自对时代的回应,源于对矛盾的解决。

  城乡差距是当下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最大表现。

  在现代化征程上跋涉,瘸着腿走不好,更走不远。

  “虽然GDP的增长、财政的增加,大部分都不来自农业,但农业不稳固、农村不发展、农民过不好,其他都是沙滩上的高楼,缺乏坚实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

  协调发展,需要攻坚克难的勇气,需要总揽全局的智慧。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

  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

  中央连续出台9个“一号文件”,“统筹城乡发展”成为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

  十年孜孜以求,在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基础上,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神来之笔”,为统筹城乡发展定位架构。

  从“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到“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不再是“以农言农”,不再是“工业优先、城市偏向”,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思想新理念,引领开启统筹城乡发展新纪元。

  从彻底取消农业税到实行农业“四补贴”,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到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强农惠农富农,多予少取放活,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新政策新举措,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思路、大战略。

  但它绝非“削峰填谷”,而是在补齐“短板”的同时,让“长板”更长;并非城市对农村的单向度援助和帮扶,而是基于差异互补的共赢。

  重庆市在统筹城乡改革实验中打破城乡界限,让城市和农村资源双向流动,城乡优势在互动中实现互补。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大,如今工农城乡相互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影响更加广泛、相互作用更加直接——

  工业反哺、城市支持对“三农”的拉动日益明显。这十年,是我国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巨变、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农业形势、农村发展对工业和城市的支撑日益突出。这十年,我国社会结构迎来了一个历史性变化,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粮食连年稳定增产、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有力地支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为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