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地质调查成果向十八大献礼 > 十八大代表谈地质工作
俊秀的脸庞、娇小的身材,很难把她与大洋科考联系在一起。但她的足迹却遍及六大洲20个国家和地区,下过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去过东海、南海、地中海和加勒比海,38岁时就成为我国大洋科考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
她就是韩喜球,现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今年6月6日召开的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韩喜球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当时,她正坚守在大洋科考第一线。6月9日,科考船停靠港斯里兰卡,韩喜球与家人通话时,得知自己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格外兴奋。她说,这是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对海洋科技工作者的关爱。
从一个农村孩子到地质学博士研究生,从一名普通海洋科研人员到中国大洋科考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从一名基层党员到党的十八大代表,韩喜球说自己是幸运的。
1986年,韩喜球就读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学专业,4年后因成绩优异被保送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1993年,她进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从陆地地质学研究领域转向了全新的海洋地质学研究领域。“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努力,我很快就入了门,成为研究骨干。” 韩喜球说。2001年,她又获得浙江大学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
海边长大的韩喜球,对大海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2002~2005年,她应邀到德国基尔大学访问学习,并随德国科考船4次出海。
2005年,我国首次大洋环球科学考察拉开序幕,经验丰富的韩喜球成为首席科学家助理,参与航段设计。2007年,“大洋一号”开始第19航次考察,她在第3航段中首次担任首席科学家。
首席科学家不仅是荣誉,更意味着责任与担当。中国大洋科考实行的是“首席负责制”,这就意味着整个航次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首席科学家的决策正确与否。“海上科考活动成本非常高,‘大洋一号’航行一天光燃油费就需要20万元,所以我们在海上的考察是不分昼夜进行的。”韩喜球说。
“当首席科学家,每一分钟弦都绷得很紧,不敢有一丝一毫松懈。”韩喜球说,“在海上,科考船经常会遭遇风浪,仪器设备也有出故障的时候。有时候浪高四五米,在甲板上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不像在陆地上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坏了,可以找人维修,缺零件可以去买,在海上这些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更多的时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令韩喜球至今难忘的是2007年,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外海遭遇的那场80年不遇的特大台风。原本5天的航程,花了6天时间才到达调查区。“时间一分钟都耽误不起,否则后面的航段无法衔接,而且恶劣的海况还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考察工作。”那几天,韩喜球几乎无法成眠。即将到达预定海域时,上午依然波浪汹涌,中午一到达调查区,突然间,碧蓝的印度洋上风也静了,浪也平了,整个科考船顿时欢声雷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7年的大洋第19航次第2航段,韩喜球担任首席科学家助理再访西南印度洋脊热液异常区,成功发现了海底“黑烟囱”(热液活动区),实现了中国人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填补了国际上在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发现海底黑烟囱的空白;她领航的第3航段战狂风斗恶浪横渡印度洋,沿洋中脊发现了4个新的活动热液区,并获得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岩矿样品。2010年,韩喜球再次作为首席科学家领航大洋第21航次第7航段,又一次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成功发现一个大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和多个热液活动区。利用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韩喜球对印度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的成矿作用、控矿因素和成矿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调查发现和研究成果,为圈定我国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区并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出矿区申请提供了重要依据。
渴望了解海洋的韩喜球,近20年来,一直沉浸在探索海洋未知世界的乐趣中。她说:“每天的科研工作单调而清苦,科研没有捷径,必须长期脚踏实地求索、积累和磨炼,才能实现一点一滴地突破。”
作为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责任研究员、中国大洋勘查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副主任,韩喜球在我国大洋航次设计和组织实施及航次后的研究、大洋勘察技术队伍和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她还努力帮助年轻人成长,想方设法为年轻同事和研究生提供各种机会学知识、开眼界,提高整个团队的科研水平和竞争力;作为一名海洋科技人员,韩喜球多次走进学校,向公众特别是学生展示和描绘奇妙的海底世界,讲解丰富的海洋科学知识,分享大洋科学考察成果,普及海洋科学知识,增强大众的海洋意识。
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后,怎么履行好代表的职责?面对记者的提问,一向低调的韩喜球微笑着说:“更加关心国情、省情,尽心倾听来自科技界基层的声音,积极思考,兢兢业业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