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2008年汶川8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每当特大地震发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永双都第一时间奔赴震区,开展地震活动断裂带应急地质调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7月3日至9日,党中央、国务院邀请90位荣获全国或省部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专业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党员专家代表,到井冈山参加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与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为主题的学习考察活动。张永双就是其中之一。
冬季进驻青藏高原,调查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地区发生8.1级特大地震,造成青藏公路路基开裂,光缆被切断,油管被毁。
当时,青藏铁路正在规划设计中,施工在即。铁路沿线其他地段活动断裂的活动性如何,断裂活动是否可能诱发严重的地震地质灾害等亟待尽快查明。11月16日,张永双赶至地震现场,进行地震破裂特征及其工程危害性考察。
为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青藏铁路的如期开工和安全建设,铁道部部署了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调查,委托地质力学研究所承担,张永双任技术负责人。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张永双带领课题组打破冬季不进青藏高原开展地质工作的惯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高原缺氧、严寒和交通不便等困难,在海拔高4900~5300米的唐古拉山段进行活动断裂调查,出色完成了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及其灾害效应的调查,为青藏铁路优化设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地质资料。
汶川震后主动请缨,应急调查次生地质灾害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特大地震发生时,张永双正在云南三江地区带队开展野外地质工作。当得知中国地质科学院正准备配合国土资源部地震应急救援行动,组建汶川地震活动断裂和地震地质灾害专家调查组时,张永双立即赶回北京,加入调查组,并被任命为地震次生地质灾害调查小组组长。
在应急调查过程中,从都江堰到映秀,从安县到北川、青川,交通经常中断,张永双和次生地灾调查小组成员们经常徒步穿越连续几公里的滑坡段。应急调查期间后勤不能得到及时保障,他们晚上只好在野外搭临时帐篷,余震和山体崩塌常将他们从梦中惊醒。就这样,张永双带领次生地灾调查小组及时收集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返京后,张永双立即参与到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灾区应急重建规划和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中。5月31日,国土资源部“汶川强震活动断裂调查与灾区重建场址安全性评价”调查组派出了第二批专家组,张永双再一次深入地震灾区。
深入玉树震区,查明地震宏观震中
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发生第二天,张永双和地质力学研究所其他两位地质专家组成了地震破裂调查小组,随同国土资源部玉树地震应急专家组奔赴玉树地震灾区,开展玉树地震断裂和地震地表破裂的应急调查。到达现场的第二天,调查小组就发现了典型的地震地表破裂带。
由于应急调查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赢得更多的野外调查时间,他和组员在野外搭建帐篷,以干粮充饥,每天可以多出约5小时的工作时间。每天晚上收工回来,张永双便顾不上休息,主动抓紧时间整理当天的调查资料,并想方设法把当天的调查成果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有时,为了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或者一条短信,要到离驻地十几公里外的地方寻找网络信号。他们根据地表变形和地震破裂发育特征,综合确定了玉树地震的宏观震中,并对地震地表变形及其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为玉树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及灾后重建规划和避让选址提供了重要依据。
把最危险的地段留给自己,摸清汶川震区汛期地灾隐患分布
2010年进入雨季后,南方地质灾害频发,汶川震区的形势尤严峻。地质力学研究所心系四川地震灾区群众的安危,成立了由20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汶川地震灾区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队,开展汶川地震灾区龙门山构造带山体稳定性调查评价。张永双任项目组临时党支部书记和技术总负责,第三次深入汶川震区。
龙门山区雨季气候条件和工作条件都十分恶劣,灾情险情不断。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中,张永双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总是把最艰苦和最危险的地段留给自己。由于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张永双开始发烧咳嗽,严重时整夜不能入睡,但他没有休息一天,坚持对每一处灾害隐患点认真观测、亲手记录并绘制详细的地质灾害剖面图。在他的感召下,调查队人人奋勇争先,团结协作,查清了汶川震区主要交通干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隐患点分布现状,为地方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预案制定提供了宝贵资料。
2010年8月,张永双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不仅如此,国土资源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共产党员、农村地质灾害万村培训行动先进个人、中国青年地质科学银锤奖……这一项项的荣誉,都见证了张永双从青藏高原腹地到横断山区,从秦巴山区蜿蜒的山间小路到灾害频发的川藏公路一路走来留下的足迹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