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2014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成果奖获奖成果介绍 > 一等奖成果介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关于加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优势,评估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储备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为我国利用碳储技术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地学技术支撑,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0~2012年设立了“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计划项目。作为业务指导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吉林大学、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20余家专业调查队伍与科研院所近300名专业技术人员联合攻关,结合我国地质条件,建立了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技术方法,全面评价了主要沉积盆地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完成了全国1:500万评价图系和主要沉积盆地图集编制,圈定出一批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目标靶区;构建了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工程选址、场地勘查与评价技术方法;与神华集团合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成功实施了我国首个煤基全流程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初步形成了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为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提供了科学、技术和工程依据。
七大成果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撑
创新了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方法体系,首次制定出符合我国地质条件的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方法。系统地提出了不同评价精度下,深部咸水层、油田、气田和煤层四种主要储存介质类型的储存潜力计算关键参数和计算方法,构建了地质安全性、储存规模、社会环境风险和经济适宜性四大约束目标、具层次分析结构的选址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多尺度目标逼近选址方法。通过鄂尔多斯盆地、河套盆地和重庆合川地区等典型地区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选址实践,不仅为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场地筛选、调查勘查与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今后同类工程场地选址积累了技术和经验。
首次全面完成了全国区域级和盆地级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编制出了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成果图系和主要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成果图集,基本掌握了我国可储存的区域和储存潜力。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成果图系,该图系由11张1:500万专题性图件组成,分别为基础地质条件评价图、研究程度和资源潜力评价图、社会经济条件评价图、地壳稳定性评价图、地热地质条件评价图、预测潜力评价图、储存适宜性评价图和深部咸水层、碳酸盐岩储层、煤田储层、油气田储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适宜性评价图,从不同角度表达了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的最新成果,反映了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基本地质条件、潜力与适宜储存的区域,以及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目标靶区的分布情况。为提升项目成果社会化服务水平,挑选出碳源分布密集、地质资料研究程度较高的松辽、渤海湾、四川、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等38个盆地,编辑出版了《中国主要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图集》。该图集为制定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规划和宏观决策依据提供了科学依据;向相关科研机构、企业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提供了科学基础数据;向社会普及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学知识。
与神华集团合作,建成了我国首个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实践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全流程工程技术,标志着我国完成了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后续工程的技术储备。截止2015年5月中旬,示范工程已成功注入30万吨二氧化碳,完成了项目设计储量。示范工程运行正常,未发现二氧化碳泄漏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示范工程及相应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仍在进行中,为今后我国开展规模化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工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基本明确了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机理,并成功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模拟系统,为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方案优化设计与效果评估提供了基础平台。该系统由流场–温度场–化学场并行计算软件(THC–MP)、流场–温度场–化学场–应力场四场耦合软件(CO2–THCM)和人机交互界面软件(VISUAL–THC)三大软件构成。系统模拟计算功能强大、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易于普及学习和应用推广,完全满足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质建模、储层性能改造预测与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数值模拟等技术需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搭建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实验室和原位试验场科研平台,构建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大气—地表—地下”立体监测技术方法体系,探索性地提出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盖层力学稳定性、环境影响与安全风险评价技术方法。项目实施期间,加强项目实用仪器设备的研发,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自主研发的深层pH值原位监测系统,突破了制约深层原位监测的低功耗、耐压、耐腐蚀等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pH值深层原位监测技术空白,满足1500m以深的二氧化碳储盖层监测的要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项。成功研制出的深部井下狭窄空间原位流体U型管取样器,为深部井管内狭小空间取样积累了经验,具国内开创性成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为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监测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装备保障,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搭建了功能齐全的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原始数据和成果数据分类存储管理和灵活应用。完成了区域级→盆地级→场地级的空间数据库,初步实现了成果的数字化与系统化;首次建立了二氧化碳动态监测数据库和pH深层监测控制管理平台;建立的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与示范工程数据库,入库资料翔实可靠,为我国进一步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充分利用空间数据库技术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建立了集数据提取、数据管理、数据质量检查、适宜性评价、自动或手动编图、成果展示于一体的地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对原始数据和成果数据分类存储管理和灵活应用。
三大经验促进当前指导未来
聚焦国家战略,瞄准重大需求。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中国是一个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二氧化碳捕集与储存是一项具有大规模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的技术,是在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现实情况下,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重要举措,并有助于实现煤、石油等高碳资源的低碳化、集约化利用,促进电力、煤化工、油气等高排放行业的转型和升级,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我国中长期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已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下发有关文件,推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 并对相关人才建设、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出安排,提出了到203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碳总量”控制目标,二氧化碳减排需求日益突出。项目在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储存工程技术储备等方面方面取得的成果,将对解决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减排温室气体需求提供直接有效的地学技术支撑。
精心谋划善组织,真抓实干重落实。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项目如果不去谋划项目的发展方向,不去谋划项目的施工组织方案,不去谋划安全质量,不去谋划实施计划,不去谋划创效创誉规划,这个项目就不会有好的成果。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也是经过三年谋划和三年实施才取得一些阶段性的成果。2005年,原中国地质调查局张洪涛总工高屋建瓴,在《中国地质》上发表了《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埋存条件分析及有关建议》一文,正式提出了加强中国二氧化碳储存地质条件调查和相关重大科技问题研究的建议。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密切跟踪国外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研究进展,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着手编制地质调查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工作,经过三年多的准备,我局第一个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估与关键技术研究》于2009年正式立项。随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全面推进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质调查工作,指导计划项目实施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就《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计划项目成功立项。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工作项目承担单位对成果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对总体设计书及年度工作方案、技术要求、各类记录用表、野外调查、遥感、物探与钻探、潜力与适宜性评价、仪器研发、测试与实验、试验、软件研发、二氧化碳灌注与监测、综合研究、半年报与年报、年度成果报告、仪器研发与软件研制、最终成果报告与图件等成果产出,各工作项目均严格实行了“三级校审”制度,从而有效地确保了计划项目总成果的质量,各项工作的整个过程均未出现任何安全与质量事故,圆满完成了任务书和设计书提出的各项工作
凝聚单位倡导协作,发挥优势形成合力。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囊括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储层地质学等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地质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工作需要和不同行业单位特点,优选项目承担单位,形成合力,以全面保证成果质量。
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计划项目三年实施期间,根据工作需要下设了7个工作项目和42个专题,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吉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内蒙古地质调查院、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等20余家专家调查队伍与科研院所近30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该项目,在完成项目目标任务的同时,也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全流程技术环节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四个方面彰显成果重大意义
政治意义。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发展与碳排放控制矛盾突出,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面临一些国家的压力。项目的实施,基本评估了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家底”,对国家利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制定温室气体减排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项目实施建设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在直接减排二氧化碳的同时,实现了我国自主碳储技术储备,提升了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谈判中的话语权。
社会效益。由于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仍将在21世纪人类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体地位,本世纪直接消耗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持续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加以遏制,由此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环境状况恶化将继续加剧。为避免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和整个地球环境系统带来灾难性后果,积极采取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地球环境恶化的措施迫在眉睫。目前,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恶化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大量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而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也成为实现低碳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最直接、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
本项目首次全面完成了全国区域级和盆地级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所取得的成果,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制定相关规划等方面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和依据,也为我国规模化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选址工作奠定了基础。项目建立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方法体系,在为储存工程建设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研究团队,形成了一批该研究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缩短了我国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研究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升了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研究水平。项目产生的仪器、软件等成果,能够快速应用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实践中,从而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
应用情况。系统编制的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成果图系和主要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成果图集,既可为我国气候谈判会议争取国家利益提供基础数据,亦可广泛应用于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研究和工程实践。部分项目成果已被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大资源(中国)有限公司、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等企业、科研院所用于浙江东部、内蒙古苏里格/准格尔地区、青海、重庆、安徽、广西等地区的电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选址、政府利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减缓气候变化规划等实际工作中。
编著出版的《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适宜性评价与示范工程》、《中国主要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图集》、《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质基础及场地地质评价》、《西宁盆地地热地质》、《国外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现状与进展》、《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选址指南研究》等著作,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安石油大学、长安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等高校指定为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提高采收率、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环境地质、环境科学、能源动力与资源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这些专著得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研究和工程实践领域科研人员应用的同时,也不断向石油、煤层气、干热岩、页岩气等地下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推广。
潜在效益。本项目取得的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成果、技术方法体系、仪器设备与数值模拟软件等一系列成果,主要针对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开展,潜在的经济效益巨大。项目取得的开创性成果为我国开展规模化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工程奠定了有力的技术储备。项目部分成果直接服务我国首个,也是世界最大规模的神华集团煤基全流程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在储存选址、示范工程监测等方面直接带来显著经济效益。随着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在二氧化碳提高石油、煤层气、天然气等资源采收率、核废料处置等方面的应用推广,将为我国深部地下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 项目负责人简介
郭建强,男,汉族,1964年生,甘肃武威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土资源部专业技术二级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原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2007-2010年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兼任石家庄经济学院兼职教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标准化组织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和地质封存标准化委员会(ISO/TC265)专家组成员,中国地质学会第七届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委员会副主任,第二届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组成员,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储存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