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2012“五四”青年节 > 青年论坛

梦 想,在中南大地飞扬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青年·创新·责任”论坛侧记

来源:国土资源报 发布时间:2011-01-28
窗外,大雪纷飞;室内,青春热血沸腾。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三楼会议室里基础地质室举办的“青年·创新·责任”论坛正在热烈地进行着。

    展示,更多的是锻炼

    “年 轻人不仅在野外工作中要努力拼搏,还要有归纳、总结能力,要将野外实践中的初步认识提升到地质理论的创新上来。”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姚华舟的希望,道出 了举办青年论坛的初衷,即:青年,要在工作、学习中,始终保持一种年轻向上、朝气蓬勃的状态;创新,要与时俱进、敢于思考、不怕困难、勇于超越;责任,应 该勇于承担起创新发展的责任、争创一流业绩。

    进行主题演讲的11位成员,是清一色的年轻人,有5位参加工作还不到半年。他们从各自工作的重点切入,敞开心扉,说思路,提想法,谈认识。

    31 岁的涂兵是这群年轻人里的“老大哥”。2002年,他刚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毕业就奔赴青藏高原,参加了青海1:25万直根尕卡幅、曲麻莱幅区域 地质调查工作。到2009年,他已成为项目负责人,参加了湖北多个图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获得了许多野外实践经验,理论认识也逐步提高。如在 1:5万利川区调工作中,他对利川盆地第四纪环境重建进行了研究,结合地貌分析以及湖相沉积物的发现,推测利川市在第四纪时期曾经为湖泊。

    野外实践催生新的理论认识。不仅仅是涂兵,其他10位年轻人都在坚实的野外调查基础上,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获得新的理论认识。

    刚 从地大(武汉)博士毕业的王磊,介绍了在钦杭成矿带西段地区的野外实践经验及其在印支期构造演化的初步认识。他认为,在钦杭成矿带区域内进行野外工作,须 在点上下功夫,重点找几条构造剖面进行研究,识别变形构造形迹、构建变形序列,对同期构造变形产物进行热年代学限定。

    27岁的田洋报告的是《湖北利川二叠纪末生物礁白云岩特征及成因初探》,他初步认定,混合白云石化作用是这一地区礁白云岩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应该重视藻类对白云岩形成的贡献。

    29 岁的王令占结合鄂西清江中游砾石层的测年数据,初步认定清江中游中更新世曾发育顺构造线方向的北北东向古水系,后期遭受现代清江及长江水系的袭夺;利川地 区可能经历过流水作用形成的夷平面阶段,庙子坪及齐岳山上砾石层可能为夷平面上的古河道,其河流作用对应夷平面的解体过程。

    武 汉地调中心近20位学科(项目)带头人或提问,或总结,对每个报告进行了点评。“你的视野很开阔,收集资料广泛,想法深入,保持这样的精神状态肯定会有建 树的。”“虽然只是一些初步认识,但工作思路是对的,坚持下去会有新发现的。”“从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出,你的野外工作很刻苦,资料的归纳整理也很规范。” 每一句点评对年轻人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

   “光埋头干活不行,还得追求理论上的创新。”

    以往的业务论 坛,都是项目负责人做学术报告。11个年轻人多是项目参与者而不是项目主要承担者,因为阅历浅显或许还达不到理论的认识,或许只是一个想法。为他们专门举 办论坛有必要吗?基础地质室主任牛志军认为这么做很有必要。“这样的业务交流会极大地增强年轻人的自信,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牛志军说。

    牛 志军参加工作20年来,也是从最初的参与者到地调科研项目负责,再到室主任的。野外实践、室内研究,反复提炼总结,他有着更多的亲身体会。“积累经验很重 要,光埋头干活不行,还得追求理论上的创新。”牛志军说,“经历一个阶段的野外工作,转换到室内进行综合的研究探讨,会有新的认识。再出野外的时候,就会 带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去看地质现象。这个过程反复交叉进行,积累、沉淀、升华,对年轻地质人的成长会更加有益。”

    也因此,自 2009年主持基础地质室工作以来,“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扎扎实实多出成果,带出一批年轻人来”成了他的座右铭。“通过举办论坛这样的操练,促使年轻人 爱学习,懂业务,尽快建设地层—构造—岩石—矿产团队,培养出中南地区区域地质专家,赢得中南地区基础地质的话语权。”牛志军说。

    如何将野外工作中的一些初步认识提升到理论上来,解决“全面的综合研究vs片面的知识结构”?牛志军决定给研究室里的年轻人加压。“确定好目标,今年每人至少要有1篇成果论文发表。”听完11位年轻人的发言,他在总结时下达了任务。

    “我们还年轻,认识还不够,需要尽快成长。”

    基础地质室一共有19位科研人员,博士5人,硕士10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就是这样一个团队,2010年承担了湘西—鄂西、南岭、钦杭三个成矿带、中南地区、三峡库区的综合研究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万区调等8个项目。

    其实,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论坛,11位年轻人先是有些忐忑。“为了设计好汇报的ppt,我几乎熬了个通宵。”“刚开始有点紧张,说话都有点急促了。”不过这种情形很快被平等融洽的学术交流氛围缓解了。

    “今天,借这个平台,我们展示了各自的工作思路、初步发现和浅显认识。设想,几年之后,当我们再聚在一起探讨整个中南地区的基础地质问题时,在座的各位有没有‘舍我其谁’的底气?”涂兵激昂的开场白,激荡着在场年轻人的心。

    田 洋表示,通过利川区调野外工作,他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如沉积学方面,许多特殊的沉积现象是课本中从未见过的,通过及时向相关领域专家请教, 学到不少知识。”田洋说,“但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理论知识方面的一些不足,比如对如何区分白云岩与灰岩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结合室内镜下观察弥补这些不 足。”

    涂兵表示,2010年执行利川区调项目,就自己而言,最大的困难是由一个项目的参与者转变为项目的领导者。“这种角色的 转变,对我的管理水平、专业技能以及知识面都提出了挑战。野外期间,我要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科学安排工作,发挥每位成员的长处,力求安全完成项目任 务。”涂兵说,“区调项目是一项需要多学科共同完成的项目,涉及到地层、构造、矿产、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也对我的知识储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 精,还要广!” 

    王磊说,参加钦杭成矿带(西段)基础地质调查综合研究项目,主要侧重于热年代学及构造演化研究。由于此前从未 涉及该领域研究,对能否圆满完成任务心存不安。在论坛上,他将自己前期的研究体会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进行了介绍。令人鼓舞的是,各位专家肯定了他的研究思 路,但也指出了研究进行有难度,还表示愿意尽力提供相关帮助。他对下一步的工作研究充满了信心,不安感也完全消失。

    2009 年,王令占上任新开的利川4幅1:5万区调项目技术负责。“角色的变化带来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领导和前辈们多次教导说,我们的工作是‘地调基础上的科 研,科研指导下的地调工作’,我的理解是要在扎扎实实工作的基础上做科学研究,并以科学研究的思路去指导生产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这些并不容 易,尤其是在实物工作量很大的区调工作中。当然自身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王令占说, “我们还年轻,认识还不够,需要尽快成长,承担起更重的任务。”

   “虽然,11位年轻人阐述的还只是一些初步认识,想法也不完全成熟。但这次论坛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将助推这些年轻人探索创新,推动中心地质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对此,我们充满信心。”姚华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