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球日 > 第47个地球日 > 部局重要活动

创新国土资源科普产品和服务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滕 艳 发布时间:2016-04-28

春风徐徐,繁华盛开。4月19日,在北京大地书院举行的国土资源部第47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示范活动之一“创新国土资源科普产品和服务研讨会”上,来自国土资源部、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科学技术馆等单位的近50名专家学者,共同发出呼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国土资源科学文化产品与服务,搭建科普产业交流平台,促进国土资源科普产品向产业发展,实现国土资源成果转化,释放地学科普影响力,满足大众对国土资源科普产品的需求,提升国土资源软实力——

 

  1

 

  时代呼唤创新科普理念,释放地学科普影响力

 

  在当代,一个国家的科技文化水平,不仅体现在它的科技成就上,而且体现在其公民的科技文化素养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既要依靠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高峰上不断攀登,也有赖于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应用和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表示,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格外重要,它是提高民众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我国的科普形势与整个科技形势一样,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0%,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然而,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普工作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科普任务仍相当艰巨,任重道远。

 

  时代呼唤创新科普理念,释放地学科普影响力。新时期,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地实现国际国内创新资源的整合,全面发挥科技创新对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积极推进国土资源科学文化普及与共同发展,推动国土资源科普产品和服务市场化、产业化,提升国土资源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以进一步满足公众泛在、个性化的科普需求。

 

  2

 

  我国科普能力建设进展巨大,国土资源系统科普工作成效显著

 

  据科技部政策法规和监督司科技处处长邱成利介绍,近10年来,我国科普能力建设取得非常大的进展,科普体制机制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国科普作品的数量种类持续增长,内容日益丰富,设计日益规范,从过去的以文字为主,发展到图文并茂、绘本等形式,科普作品的创作水平显著提高。同时,日常文艺作品中也开始大量地植入科技要素,这都是可喜的变化。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高平说,一直以来,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持续开展了世界地球日等形式多样的科普主题活动。“国土资源有着丰富的地球科学知识和科研平台,怎样与产业结合,与文化产业对接,使丰富的自然资源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在与产业的互动下焕发生机,是我们今天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她说,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采取多种举措创新科普工作,包括地球日一天变成一周、科研成果科普化、科技成果评奖、丰富科普作品推荐渠道等,科普工作成效显著。

 

4年前,国土资源部把“4=22”世界地球日活动变成了“地球日周”。“把一天变成了一周,活动比原来的丰富了很多。国土资源系统直属单位会在这一周向社会来宣传国土资源知识,包括资源国情、地学理念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场馆、科普基地、地质公园也都非常活跃,纷纷释放科普资源。”高平说。

 

  目前,国土资源部将科研成果科普化作为一项制度。从2014年开始,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项目将科普化成果列入预期成果和考核指标。在这个政策的激励下,很多科学家试身科普,除了提交科普文章,也提交科普产品、参与科普制作,包括一些动漫产品。

 

  在激励机制方面,2013年,国土资源部首次启动了全国国土资源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每年在地球日活动周,会推出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品。目前,申报科普作品的不仅有国土资源直属单位,很多社会团体,包括很多企业家团队,也提供了很好的作品。2014年开始,国土资源科技奖励中单列科普奖项。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编著的《海洋地学科普丛书》,首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3

 

  科普创作的最大薄弱点是原创作品少,高水平的创作人员少

 

  邱成利介绍,目前,我国整体的科普创作能力依然薄弱,首先是原创力比较弱,特别是高水平的原创作品很少,深受广大公众喜好的作品屈指可数。其次,高水平创作人员也少,虽然在国际上获得一些奖励,但是科技类作品真正能够让大家非常喜爱或畅销的书,非常非常少。再次,专业科普人员少。据统计,全国专业科普创作人员大概有9000多人,不足1万人。

 

  据邱成利介绍,目前国内出版的优秀科普作品大致具备以下九个特征:

 

第一是科学性。科学性是科普作品的内涵,是科普的灵魂,但很遗憾现在的好多科普书没有做到这一点。第二是创新性。只有创新的作品才具备真正的价值,也是值得阅读的。第三是单一性。现在的科普书动辄就是几册、十几册、几十册,这个状况太令人堪忧了,不仅带来很大的阅读困难,而且购买成本高,普通家庭还没地方保存。丛书水平也参差不齐,建议多出一些单一性的、单本的、简单的读物。第四是通俗性。通俗性应该是科普图书的最大特点,然而,目前很多科普书还像是呆板的教材。第五是可视性。“一图胜千言”,应该增加绘画知识的比例。第六是分层性。一本作品如果是面对所有人,很难写好,最好是做好分类,比如少年版、青年版、成年版、老年版。少年版和老年版应该是图多文字少,成年版、青年版图文内容应该差不多。第七是趣味性,或叫幽默性,这是中国科普创作中最大的问题。第八就是一个好书名。书名不宜过长,还应该名副其实。第九是畅销性。我国的科普图书,真正超过100万册的单本图书很少。

 

  据高平介绍,目前,国土资源科普工作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首先,国土资源有大量的知识资源和科技资源,但科普产品有限,种类也比较少。“随着公众物质生活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地球科学知识和大自然的认知愈来愈多。我们在科普活动中发现,在很多名山大川、地质公园中,可以消费的原创性科普产品非常少,很多解说词也不能真正诠释地球科学的内涵。”其次,科普活动形式不够活跃,在专家授课、提供科普教材方面比较多,生动活泼的寓教于乐、寓教于动的项目以及与整个商业对接上做得还不是很好。

 

“科普是一个生动的环境,不是象牙塔里面的东西。”高平说,“科普和科研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体两翼,科学家要带着科普的理念去做科学研究。在科普活动中,面对不同知识结构层次的人来宣讲科普理念、国土资源知识时,科学家会发现自己很多的短板,这也会激励他们不断地去创新。”

 

  据邱成利介绍,科技部从2001年开始评选推荐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目前评出了200部作品。2005年开始,国家科技进步奖也增加了科普作品奖。目前已经奖励了45本书。但在评比中,发现优秀作品数量很少。而且,更多的是在评引进或翻译的科普作品。国土资源部科普作品的评选也遇到这样的问题。

 

“目前,我们对科普的税收政策宣传得也不够,比如,科技类出版物的税收大大地降低了,科普文化活动的收入是免税的,科普进口产品特别是影视品是减免关税和增值税的,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些政策。”邱成利说。

 

  4

 

  科学家要重视科普,投身科普,《温家宝地质笔记》就是珍贵的科普作品

 

刘嘉麒表示,当前科普的重要任务是要抓创作,抓信息化,扩大普及面和普及力度。没有好的作品,形式再多样,也是无源之水,无米之炊。“要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普积极性,科学家要担当起科学普及的职责,尤其是大科学家要重视科普,投身科普。”“地球科学以天地为己任,以山川做课堂,揭宇宙之奥秘,为人类谋福祉。地球科学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社会的责任,为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刘嘉麒说。

 

  20多天前,地质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温家宝地质笔记》公开发行,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特别是在地质行业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认为,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这部书不仅记录了温家宝从一个普通知识青年的成长史,而且是一部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读物。

 

  张洪涛说,第一,科普读物的第一属性,就是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传播。《地质笔记》的张力,来源于地质知识!该书全过程反映了温家宝从事地质工作25年的地质工作历程。一系列地学知识通过他的身体力行慢慢道来,读者从《地质笔记》认识了温家宝,也认识了地质工作的全过程。

 

其二,科普读物的另一大特性,就是深入浅出,把复杂的科学理论用最简明的语言加以说明。《地质笔记》披露了温家宝25年的实物资料和照片,定格了他从事地质工作时的无数个瞬间,弥足珍贵。看得见的地质知识,变得生动而具体,读者从对“地质工作”生硬的理性概念,转变为直观的感性认识。

 

  其三,科普读物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献身地质事业,意味着要从事苦、累、脏、险的职业,要过与日月为伴的寂寞时光,但是书中温家宝传递给读者的却是超然、乐观的心态。在他的笔下,地质工作者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其四,功夫在戏外。科普读物还有一条更加重要的特征,就是传播、弘扬正能量。《地质笔记》的主旋律就是爱国主义,反映的正是半个世纪前中国知识青年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无疑是当代的一面镜子。

 

“在拜金主义招摇、物欲横流的今天,不管你从事何种职业,读一读《地质笔记》,比起那些所谓的‘心灵鸡汤’,岂不是更具实际意义?”张洪涛说,“把温家宝《地质笔记》当成科普作品来阅读,也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希望地质行业有更多这样的好作品问世。”

 

  5

 

  积极探索地学科普文化创意产品新形式

 

  曾在去年地球日期间上映的4D电影《会飞的恐龙》,首开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进军影视之先河。

 

  影片由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总编辑王章俊任总策划、总导演和总编剧。据他介绍,影片是针对6到12岁儿童为观影对象的特效科普电影,片长21分钟,讲述了鸟儿是由长毛的恐龙进化而来科学故事。一经上映,就获得国内观众的好评,先后荣获中国科技馆第五届特效电影展映最受观众欢迎的影片奖、2014~2015年度数字出版=创新作品、天下动漫风云榜——年度动漫作品、科技部优秀微视频作品奖等。

 

该社党组书记、社长顾晓华介绍,“十二五”时期,地质出版社立足学科特点和行业优势,逐步建立起大众图书、地学科普品牌,迈上了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媒体技术紧密结合的文化创业产业发展道路。

 

  常州恐龙园有限公司和自贡恐龙博物馆两家企业在科普产品创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三线城市江苏常州,运营着中国知名的恐龙主题公园——中华恐龙园。这个最早从一个单一的恐龙科普展示馆,到发展成为大中华区仅次于香港海洋公园、香港迪斯尼、深圳东部华侨城的第四位的主题乐园,中华恐龙园在业界的发展可谓“传奇”。常州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田恩铭在研讨会上以“小恐龙撬动大市场”为主题,用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恐龙园如何将科普资源形成独特的市场化产品。

 

多年以前,中华恐龙园就提出了著名的“5+3”主题公园发展模式,即“主题游乐、主题演出、主题环艺、主题商业、主题展示”+“游客服务设施、管理保障设施、媒体设施”,很早就在“内容—体验—衍生”这条产业链上多点涉足。针对创新驱动发展和项目驱动发展的“双驱动”战略,结合各系列产品,恐龙园延展出“地学科普界”一条新型的产业化道路。“我们生产自己的原创动画,有自己的衍生商品,这些都为游客带来更丰富更全方位的恐龙主题体验。”田恩铭说。

 

他重点提出由文化加科技,形成体验类项目的概念,以“主题餐厅、科技型展馆、主题乐园”等科技项目为切入点,描绘了恐龙主题在科技产品中的应用及以及科普与文化旅游发展的融合创新,将恐龙主题元素融入科普产品,推动地学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提升国土资源成果转化创新力,为实现未来个性化发展挖掘科普资源价值。

 

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万一以《文创,让化石活起来》为主题,做了主题报告。他说,“对很多公众来说,恐龙化石不过是一堆冰冷冷的石头,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变得鲜活起来。希望自贡恐龙博物馆可以成为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我想用有趣、通俗的方式传递知识,同时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

 

他介绍说:“我们从恐龙吉祥物入手,强化文创产业开发。一是进行线上线下互动,举办各种活动召集吉祥物形象,包括画出我心中最可爱的自贡恐龙,卡通形象设计大赛,征集意见、让孩子们当评委、让网友吐槽等,提炼最具文创潜力的吉祥物形象。二是多渠道并举,开发吉祥物创意产品。三是跨界融合,延伸吉祥物文创产业链。”他认为,博物馆知识传播的主体对象是青少年和儿童,而这一群体的天性,就是喜欢动手直接体验。“目前,我们建立了《青少年体验活动项目库》,为学校提供六大类30余项免费教育体验项目,其中触摸化石、恐龙拓片、与恐龙赛跑、模拟发掘、恐龙装架、闯关侏罗纪、AR体感游戏等,都深受孩子们喜爱。”万一说。

 

主题活动让博物馆更生动有趣。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热播之际,自贡恐龙博物馆也于2015年8月发起了这样的夜游活动。当时18个家庭搭起帐篷挨着亿万年前的恐龙化石,度过了一个自贡版的“博物馆奇妙夜”。夜宿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家庭还参加了馆方为他们设计的科普讲座、趣味问答、园区寻宝、DIY恐龙、驯龙高手等活动,感受了博物馆“奇妙”的一夜。

 

  6

 

  探索成立国土资源科普作品创新联盟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自2009年以来,国土资源行业系统已命名了130多家科普基地,这些单位在各自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资源,要将这些资源加以精细设计、统筹,在规模化、系统化、市场化、产业化方面挖掘潜力。为此,专家们建议成立“国土资源科普产业联盟”,共建平台、共享内容、共创发展,实现强强联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中,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国土资源科普产品和服务产业化,提升创新服务能力。

 

专家们呼吁,各相关单位应联合起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政府应加大对科普的投入,把科普研发产品纳入科技计划,对科普创作立项。二是出台相应的政策,科技计划增加科普任务,并将其纳入对科技人员的考核指标之中,鼓励科技人员做科普。三是完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的奖励和推荐机制。四是发挥网络等新媒体优势,“众筹”科普创作,从小众转向大众。五是提高科普创作的专业化水平。出版界跟科技界建立互动机制、双向交流,共同提高科普创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