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 月 15 日 一早,阴云压得很低,天空不时飘起雨雪,我们离开了西大滩,前往海拔 4767 米 的昆仑山口。
越野车铆足了劲,一路爬升,眼前连绵不断的雪山就是大名鼎鼎的万山之祖昆仑山。 莽莽昆仑,自帕米尔高原绵延而东,全长 2500 公里 ,海拔 5500 至 6000 米,气势磅礴。昆仑山西窄东宽,山势至东昆仑最高峰玉珠峰,恰似一条巨龙昂首, 毛泽东的传世绝句《昆仑》中写到“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就是对昆仑山的经典写照。
9 点 15 分,沿着青藏公路旁边的一条简易公路,我们抵达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青藏铁路项目组在此设立的活动断裂监测站。远远的可以看见,青藏铁路从对面雪山下一路迂回爬坡,绕行到监测站的东面,一座铁路长桥在群山之间时隐时现。
彭华不无痛惜地告诉我们,监测站去年年底刚刚建立,尽管在站旁醒目的位置立起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昆仑山西大滩活动断裂监测站”的标牌,防护栏杆还是被盗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监测站主体尚无大碍。一旁高高竖起的太阳能电池板仍在正常工作。
监测站看起来似乎有些简陋,但其中却大有文章,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监测长达 2000 公里 的昆仑山西大滩活动断裂,前一天我们在温泉水库已经见识过它的潜在威胁了。而监测站东不远处,青藏铁路正好跨过这条活动断裂带。
据彭华介绍,这是 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全自动地应力综合监测站, 已经成功实现了地应力自动监测和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也就是说,研究人员在北京的主控站可以实时获得昆仑山地区青藏铁路沿线的地应力监测数据。
原来,监测站由 GPRS 无线通讯系统、太阳能电源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高原上全年充足的阳光为监测站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力,即使遇到阴雨天气,监测站的光伏电源储备也能够继续维持 3~4 天的监测工作。钻深达到地下 180 米 处的测量系统由孔隙压传感器、仪器舱、通讯舱等组成,负责实时监测 地应力、地形变、 孔隙压力、地表大气压、地温、地下水位 等多种参数,并借助监测站的 GPRS 无线通讯系统将数据传至北京的主控站服务器。
由于监测站采取了先进的问答式通讯方式,研究人员可以在北京就能够实现野外监测分站的数据通讯,设备状态,以及维护升级(监测程序远程注入)等方面的远程监控。野外监测站的通讯系统如果在 5 分钟内接收不到北京主控站的信号将重起系统,并自动发起链接。
彭华告诉我们,在没有 这套地应力自动监测系统以前,研究人员开展 地应力测量只能定点定时,人工操作,而且是一次性测量,取得数据后,测孔往往报废,无法实现地应力的连续监测。如今,这套系统成功地实现了无人值守、全自动实时监测的重要技术突破,而且今后 两年将相继在安多、羊八井、唐古拉山、五道梁、浪卡子等地建立地应力综合监测站,最终形成青藏铁路沿线地应力综合监测系统, 对 铁路沿线地壳形变、活动断裂以及地质灾害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为铁路安全运营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大幅度提高青藏铁路沿线乃至青藏高原的地质灾害监测能力 。
离开监测站,我们顺着西大滩活动断裂形成的一长串地震鼓包,来到了青藏铁路跟前。由于铁路通过活动断裂带,铁道部在施工设计时相当重视,采用了高约 10 米 的浅地基设计,在七一通车之前的最后时间里,四五十位铁路工人还在紧张地进行工程加固施工。
昆仑山的天气变幻莫测,施工现场风雪交加。我们看到,铁道部门在断层通过的 30 米 ~ 40 米 的范围内对铁路路基进行工程加固 。 工人们正在 用水泥 浇铸 9 个巨大的抗滑桩,每一个抗滑桩深达 13 米 ,长 2.5 米 ,宽 1.8 米 ,而且正断层一侧的钢筋进行了加密设计。
在施工现场,我们顺势又看到了距铁路不远处的昆仑山西大滩活动断裂监测站,这是我国地质科研人员给青藏铁路装上的“千里眼”,他们要用前瞻的学科优势让这条钢铁巨龙在昆仑山中纵横驰骋,平稳运行。
就在我们呵着冻得通红的双手钻进越野车准备离开施工现场时,一辆标记为 NJ 2 0011 的试运行列车轰鸣着平稳通过了施工现场,驶进了昆仑山下茫茫的风雪之中。( 李晓明 、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