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寿嘉华副部长委托,现在我对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合作开展的《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情况作一个简要介绍。
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无论在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还是在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要成就,河南的同志们十分熟悉:驰名中外的栾川钼矿、小秦岭金矿,以及煤、铝、石油、非金属等矿产的勘查开发,无不凝结着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世界进入二十一世纪前后,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等同样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从各个方面向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迫切要求地质工作拓展服务方向,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更加积极主动地提供多元化、多目标和全方位服务。《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正是推进地质工作根本转变实施的重大项目之一,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的重要举措。
黄淮平原经济区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和农产品出口基地,省委、省政府重点规划发展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正处于这一地区的中心位置。《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确定的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引导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专用小麦等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实施中原城市群带动战略。通过开展《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采用我国先进的勘查地球化学理论和技术,提供高质量的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对于农业合理布局与结构调整,建立优质安全农业生产基地,扩大创汇型绿色农业产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顺利启动《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多次交换意见。2002年8月,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先后组织技术人员赴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学习与考察,向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了《河南省黄淮海平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及其子课题立项报告。8月20日,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矿局领导专门向张洪华副省长作了汇报。8月31日,张洪华副省长在参加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画册首发式上,同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领导就合作开展河南省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事宜进行了沟通交流。9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土资源部发出《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合作开展河南省黄淮海平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函》。9月20日,张洪华副省长赴北京与寿嘉华副部长就项目合作事宜进行会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寿部长表示原则同意,积极支持,2003年决定首先启动《河南省伊洛河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拉开了试点的序幕。同年7月,经研究确定总项目名称为《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由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着手编制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9月1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李新民副省长和省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专门听取了省地矿局、省地调院有关项目进展情况汇报。9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土资源部发出《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合作开展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的函》,初步确定了项目盘子,并确定双方各自承担项目总经费的50%,确定项目由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具体负责实施。9月22日,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矿局领导在北京向寿嘉华副部长及张洪涛副局长汇报项目准备情况,寿部长表示将尽快赴河南与省政府签署项目《合作协议书》。10月1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地矿局共同组织省内外有关地质学、地球化学、农学及环境学等方面专家,在郑州通过对《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可行性论证报告》评审。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双方制定了项目保证措施,成立了李新民副省长为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河南省计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环保局、地矿局、农科院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项目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并成立由各方面高级专家组成的项目专家指导组,实行全方位开放式的新型运行模式,联合省内外科研院校一流科学技术人才共同攻关;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已经组织一批高素质精兵强将,并拟定了测试、质量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确保各方面、各环节工作顺利开展。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项目签字仪式,表明《河南省黄淮平原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正式实施,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项目合作将以此为标志揭开新的篇章。
河南地质调查院供稿
张洪涛副局长在签字仪式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