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国土资源大调查基础地质调查系列成果 > 系列报道
中国地质调查局以调查—摸家底、评价—查问题、评估—找出路为基本思路的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目前已涉及到全国31个省(区、市)。所取得的成果,不仅在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且为今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技术路线、方法等方面的有益探索。
首次系统地获得了我国中东部重要经济区土地54种元素指标的高精度数据,显示我国土地质量总体状况是好的,达到土壤环境质量一、二类标准占87%,氮、磷、钾、锰、硼、钼、铜、铁、锌、碘、硒等各种有益元素呈多样性发布特点,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和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依据土地有益元素优势特点,江西丰城、海南安定、浙江北部等地开发富硒农产品,四川成都经济区优质土地生产各种无公害农产品和富硒大米、大麦,预计年增加经济效益上千亿元。
系统获得了我国主要农耕区土壤有机碳高精度数据,为我国准确获取土壤碳储量、深入研究土壤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碳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圈定我国土壤碳汇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同时,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成果,还为基础地质与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基础服务,为资源潜力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更重要的是,通过十年实践,在全球首次建立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技术体系,形成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生态地球化学数据库建设要求等系列规范和技术要求。同时,以生态系统为基本单元,以元素成因来源、迁移途径、生态效应和预测预警为评价主线的一门具有原始创新的边缘学科正在形成。该学科的形成,对缓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尖锐矛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也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在技术路线、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