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起来,我与地质调查其实很有缘分,从中国矿业报专门开设地质调查版开始就一直负责相关版面,四年里从未间断。如今,地调版已从每周一期变成了每周四期的地调周刊,我也从初出象牙塔的新人变成了别人口中“潘老师”,我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我是地调大军中的小小后勤兵。”这是我最喜欢的自我介绍。
四年间,我收到过无数篇来稿,描述地调工作者的生活: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也有“危如一发引千钧”的凶险。野外工作自然是辛苦的,不但要与恶劣的天气和多变的地形作斗争,还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有时甚至会遇到生命危险;室内工作同样不轻松,资料整理、编辑画图、分析判断,一连几天睡在单位是常事。然而,地调工作者是乐观的,为国家找矿立功的心是火热的。有通讯员自豪地跟我说:“我们脚下走过的路,很可能在今后几十年都不会有第二批人踏足。”随之传来的图片展现出祖国的大好河山,美得令人窒息。
与枯燥、呆板、乏味的传统印象不同,他们的写作风格其实各有特色。有的文字简洁凝练,用数据和资料展现成果、规划前景、阐述意义,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有的喜欢用幽默的方式呈现工作中的故事,哪怕是十万火急的险情也能被讲述成一部动作大片,感染着读者。
我通过文字了解他们,也感知着地调工作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地调工作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记得最开始,我收到的最多的稿件就是各种找矿项目的成果报道,而近年来,除了基础地质数据采集、矿产资源远景评价,还涉及地质环境与灾害调查评价、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果社会共享、服务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武汉中心在文岭发现含水盆地,成都中心乌蒙山连片贫困缺水区水文项目多口探采结合井成功出水,徐州、嘉兴、长汀等地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相继启动……类似的报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纸上,丰富了版面内容。
如今,很多通讯员和报道对象都是“80后”,我们报纸的人物版还专门开设了“8090”栏目宣传新一代年轻的地质工作者。作为同龄人,我十分佩服他们吃苦耐劳、敢想敢拼、忠诚奉献的精神。在我每天为自己步行了30分钟而沾沾自喜时,他们扛着沉重的包裹在山林间穿行,一走就是十几千米;当我因偶尔断电断网埋怨时,他们在无人区摸黑争论白天工作中遇到的地质难题;当我手捧盒饭挑三拣四时,他们在野外抱着馒头咸菜狼吞虎咽。
今年7月,中国地调局成都中心两名年轻的工程师在西藏野外工作一线因公殉职,我们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孟繁一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最想从事的是西藏地质工作,最想攀登的是冈底斯山”,把一生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青藏高原;罗明非虽然是博士毕业,却甘心投入到最艰苦的基础地质工作一线,被同事们亲切地称呼为“萝卜丝”。他们为青藏高原的地质工作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是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地调事业未来的脊梁。
虽然只是“后勤兵”,但我仍以自己的工作为荣。地调工作者并不热衷于炫耀自己的付出,只是埋头苦干。然而我深知,每一篇看似简单的项目报告背后都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将其呈现到读者面前,为他们宣传是我的使命。在编辑那些先进事迹和成果时,我也被他们感动着,改变着,并希望将这份感动传递给读者,让社会了解地调事业,了解地调人。他们为国家建设事业寻找基石、夯实基础,我们为他们打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每当收到通讯员的回信,“看到自己的文章见报了,十分开心”,都会为我注入工作的动力,激励我继续前进。
在精神上,“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的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同样适用于我的工作。编辑们敲击键盘修改文章,就像地质队员拿起地质锤敲打石块,都要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最终交出满意的成果。创新是工作向前的驱动,能助力我们攻破一个个难关,实现突破。合作贯穿整个新闻事业始终,作者与我们、我们与读者之间,都因合作而联系在一起,只有相互支持才能将报纸办得更好。我们虽不用像地质工作者一样需要战酷暑,斗严寒,但依然要具备奉献精神,以负责任的态度为报社发展尽心尽力。新闻报道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做有偿新闻、虚假新闻,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那样“干干净净干事”。
我国的地质调查事业已走过百年历程,今后的发展必将更具挑战性,也更加辉煌。我这个“后勤兵”也会更加努力,有心谱写奉献发展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