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以下简称工艺所)成立于1978年8月,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接管理的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的技术支撑机构,主要围绕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承担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地质勘查探矿工程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公益性服务;发挥专业优势,提供相关领域的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促进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地质勘查技术进步。
从建所至今,工艺所一直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也深知地质人的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仅仅局限在繁华的城市,而要把“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的新时期地质工作者的价值观贯彻在野外地质工作第一线。多年来工艺所涌现了许多兢兢业业、爱岗敬业的优秀地质人,他们在自己的岗位默默坚守,为地质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工艺所探矿技术研究室的吴金生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
坚守: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
吴金生1997年于成都理工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工艺所,成为了一名地质工作者。1997年至2007年,吴金生先后任项目主要成员、项目总负责人,通过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他和他的团队凭着技术优势和拼搏精神,先后完成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33项,率先建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系统,为库区移民搬迁和三峡工程蓄水提供了技术支撑。
2001年夏季,暴雨导致奉节新县城多处边坡出现垮塌,令已搬迁的移民产生了恐惧感,尚未搬迁的移民产生了较大的抵触情绪,移民搬迁工作因此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在这紧要关头,吴金生和他的团队日夜奔波,对十几处有滑动迹象的边坡采取了应急处置措施,稳住了边坡,也稳住了民心。
同时,他们关于对县城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警的建议被政府采纳,奉节新县城因此成为三峡库区第一个建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机制的县城。时任奉节县移民局局长孙开武说:“工艺所在奉节的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工作,消除了移民们的担心,使县委、县政府更加放心,推动了奉节县的移民搬迁工作。”
攻坚:地震科学钻探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吴金生临危受命,投入到震后的科学钻探中。
他先后主持完成两项汶川震中及外围地应力监测钻探工程,分别在宝兴县、康定县、映秀镇等地完成了地应力监测钻孔和试验,为汶川震后地应力监测提供了宝贵的实时数据。
作为汶川地震科钻现场管理组组长,他全身心投入到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这一国家“十一五”科技专项当中,坚守在科学钻探现场,连续6个春节都在现场度过,不能和家人团聚。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他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钻探工程经验,组织现场施工与事故处理,编写了多项技术报告,参与多项新技术的研究与试验,为汶川科钻顺利完成做出了自己应有贡献——他和他的团队在龙门山断裂带完成了5口科学钻探井的施工,为地震研究提供了岩心和测井资料,为我国地震发震机理和监测预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支撑:技术服务高原综合钻探
汶川科钻完成后,他来到了人烟稀少的川西北高原——若尔盖,主持“高原生态钻探技术示范”项目。项目实施地位于高原地带,生态脆弱,环境恶劣,山高坡陡。
项目组依托若尔盖铀矿整装勘查,集成创新套管钻进、定向钻进等多项先进的钻探技术,将地调与科研有机融合。面对高原反应和可能存在的铀辐射,他们不畏艰辛,迎难而上,利用自己掌握的复杂地层钻探技术,及时解决资源勘查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了一套适合若尔盖铀矿田的钻探技术体系,既保护了生态,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钻探质量,为国家铀矿能源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一群可爱的人
从滚滚长江边上的奉节新县城到破碎的汶川地震断裂带,再到人烟稀少的川西北高原,在吴金生的奋斗历程里,他践行了“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的新时期地质工作者的价值观,表现了新时期地质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
在他的身后,是工艺所的大家庭。这一群地质工作者热爱着地质事业,将个人的人生目标融入到国家地质事业的发展中,在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科学钻探等领域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供智力支撑,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青春和力量。他们不惧艰苦、甘于奉献,长期驻扎在野外,是李四光精神的传承者,是“三光荣(以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四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的践行者。他们是新时期一群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