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百年 > 百年征文

勐野井之钾盐勘探风雨录-记中国第一个固体钾盐矿床勘探战斗历程

来源: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 作者:许效松 发布时间:2016-11-18

县志云“早在清雍正三年坑采石盐;四十九年后由县工业局采盐,因青灰色盐矿有苦辣味(钾盐),故弃之”。此乃云南江城哈尼族自治县西北角的小山寨——勐野井。

结缘钾盐找矿

钾盐矿产资源在我国有极大缺口,属七大紧缺矿产之一。为此,自五十年代起,原地矿部就致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钾盐矿产的普查找矿,至1980年连续三个五年计划均列为国家和地矿部的重点攻关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云南找钾工作始于1965年,数次与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十六地质队合作,对江城含盐带(勐野井)、景谷-镇远含盐带、思茅含盐带、勐腊含盐带等开展区域地质和矿床调查,深入云南省内20多个盐矿坑,详勘勐野井钾盐矿床、尚勇盐矿。先后由陈廷志(已故)、许效松、颜仰基和杨瑞尧主持,参加者有康承林、袁敬阆、王泽文、王光兴、王宜生(已故)、杜泽英、王熙林、王慕文、李玉文(已故)、崔树德(已故)、速玉宣、吴嘉陵、孟小莉、颜端文和王允年等,武鑑平(已故)、罗家松多次野外带队,驾驶员杨孝贤随队常年转战云南。除此,已故的路兆洽副所长也曾亲临野外指导。

勐野井之苦与乐

“麻辣闹堂”

勐野井是位于云南江城哈尼族自治县西北角的小山寨,县志云:“早在清雍正三年坑采石盐;四十九年后由县工业局采盐,因青灰色盐矿有苦辣味(钾盐),故弃之”。钾石盐舌感即辣又麻,因此以“麻辣闹堂”闻名于世。1961年云南区测队确认其为钾石盐标志,1962年-1963年云南第十六地质队作为专业找钾队伍,由地矿部领导现场批准勐野井钾盐普查勘探,由此揭开中国古新世第一个氯化物型固体钾盐矿床的勘探史。

艰苦勘探

由江城县至勐野井的50多里,基本全为崎岖山路,需步行翻过三座山、涉九道河,马帮要走一天半,牛帮则需2-3天。早6点至晚6点是人行的时间段,甚或晚9点始达。

矿区勘探的施工运输是最大困难。且不说桌椅板凳、衣服被盖,就连重达几千斤的机械钻具、材料,无一例外均是地质队员包括技术干部们肩抬、背扛而上。50多里的路途中,山寨里矿区人员走出来接、外面的人往里抬,两边的人员行至第二座山的垭口处相互交换.就这样 日复一日地超常劳作一个多月,将上百吨的钻井器材及其他物资搬进勘探现场,磨炼出不少的“铁脚板”、“铁肩膀”劳动模范,也创造了那个时期地质勘探的一个奇迹。

苦并快乐着

勐野井的各类条件均是很艰苦,大家的住房和办公场所极为简陋,“茅草的屋顶、竹篦子墙,糊几张报纸就是房,既无门锁也无窗,只有蚂蟥敢入房”。

山寨与外界缺少联系,闭塞的矿区交通不便、物品匮乏、副食品短缺,职工的生活必需品均靠人背、马驼。既无鸡鸭、也无鱼肉,唯有白糖不受限——边寨的甘蔗就是香甜饮料。

职工开荒种地、挑粪灌溉,实行蔬菜半自给。课题组在分到的责任地上,自产数百斤白菜萝卜、绿色果蔬,新鲜非凡,是城里人难以享受到的直接劳作果实。

最为乐趣的是“山间铃响马帮来”,听见马铃声奔走相告,他们带来远在成都的家书;普洱大队部送来了猪油,明天清甜的水煮青菜可见油花了;杀猪了!每人可分到一份回锅肉。

山寨的哈尼族人劳作之余,生活丰富,“田野气息爽、寨子安详,拢个火把照亮场”。适逢节日的夜晚,矿区组织民族联欢。哈尼人个个能歌善舞,无论年长者、少儿、姑娘,站起来即可献上原生态的“山寨版”歌舞。

周末的赛事不能少,篮球比赛颇受大家喜爱,全体动员、全民参与、各机场钻工队、科室队、我所男女混合组与地质组的对抗赛、女子队与老年男队比赛,均获观众的喝彩。科研、生产两不误,与地质队同吃、同住、同劳动。为改善伙食,大家扛芭蕉树喂猪;为开火准备燃料,大家上山砍柴抬旧坑木;为开新钻取得岩心资料,大家参加机场搬家。笔者与陈廷志、王宜生、杜泽英、杨瑞尧、王慕文和李玉文等6人的课题组,与地质队合作,开展矿区地质填图、建立侏罗系-古新系的地层序列;厘清含盐层、钾盐层对比、建立对比标志探索成钾的富集规律。

总之在勐野井极艰苦、又愉快的环境中,虽然远离成都、家庭和年幼的孩子,但那时确无后顾之忧和杂念,大家为能参加、实践中国第一个钾盐矿床研究而荣幸。课题组坚守矿区生产和科研连续8个月,越过元旦,直至次年方收队返回成都。

“864”个阶梯

“864”个阶梯的故事,是笔者第4次进勐野井矿区的事。

勐野井作为第一个固体钾盐矿床,引起各方的关注。北京、上海各设计院亲临矿区论证开采、选矿提钾。综合各种条件,最后以思茅地区为主负责实施。

为筹建思茅钾肥厂,省地矿局决定云南十六队重返勐野井进行补充勘探,加密施工,并配以深钻,扩大钾盐储量。由1972年开始,历时8年多,至1980年提交详勘储量报告。

笔者等转战勐腊含盐带、中国与老挝边界尚勇石盐钾盐矿床后,为深入研究我国第一个钾盐矿床,总结岩石矿物、微量元素等全面成钾条件,地矿部和地科院再次立项。笔者承担《云南思茅地区石盐、钾盐矿床微量元素及找钾标志》课题,开展精细的钾盐矿床调查。鉴于矿区已建有开采坑道,机遇难得,因而有条件剖析盐层整体系列、建立盐层的沉积、蒸发序列、盐层结构、钾石盐以及光卤石在盐层中的聚集和成钾的富集规律;同时取得盐矿中微量元素在石盐、钾石盐和光卤石矿物中的含量、比值系数等,首次验证海相和陆相盐矿的找矿标志的可行性。为此组织了各专业学科人员再次奔赴勐野井,由笔者牵头,吴嘉陵、孟小莉、颜端文、摄影师王允年等共5人,及十六地质队3人参加。

工作面处于地下200多米深处,由坑口下行864个盐层台阶到达CD4号穿脉,微弱的照明扔可清晰看到厚大的盐层、色彩多样的盐矿石以及上下的序列,反映了盐湖盆地蒸发、浓缩沉积过程。青白色石盐层朔性变形为彩带式的小褶曲,灰褐色钾石盐沉积在盐层的中上部,红色钾石盐呈网脉状,分布在钾盐层的下部。

为获取钾盐矿床盐层的完整序列,尝试新的组织方式。在无彩卷、无录像机和照明的条件下,课题组自行组织编号、灯光、摄影、编录、取样、手举碘钨灯、以小木牌编号挂在坑道壁上,依次对200多米的矿层逐层编录、连续拍照,以致于数千张照片无遗漏、不混乱。

日复一日,每天往返1728个台阶,历时一个半月,在饱和氯化钠的空气中,终于完成盐层的全部编录、照相和取样。完整、连续的盐层实体照片剖面,绘、裱在铝板上,提交了这一地质历史时期中难得的钾盐沉积见证,长期留存在成都地调中心档案资料室中。

后记:成都地调中心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组织了多达约30多名科研人员长年坚守野外调查,实施“探索西南三叠纪找钾”和“云南钾盐矿床研究”。历时20多年,科研人员踏遍深山密林、河沟,熟知所有的含盐层位。而那些科研人员把最宝贵的青壮年时光献给找钾事业,为钾盐地质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